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世界自然遗产景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社区居民感知调查

发布时间:2017-11-12 13:45

  本文关键词:世界自然遗产景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基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社区居民感知调查


  更多相关文章: 世界自然遗产 生态补偿 绩效评价


【摘要】:以生态补偿价值为取向,构建世界自然遗产景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予以确定,建立了世界自然遗产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数学模型。研究显示,武陵源景区生态补偿绩优度较好,其中社会绩效为3.75,相对较高。主要收入来源、收入水平这两个因素影响社区居民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差异非常显著;年龄因素影响居民对社会绩效的评价,差异显著。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旅管学院;
【基金】: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招标项目(13jdzb082) 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开放基金招标项目(14jdxb043)
【分类号】:F592.7
【正文快照】: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世界自然遗产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生态环境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景区重要的吸引因素,成为旅游发展重要的生态资本;另一方面,旅游活动也会带来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世界自然遗产景区整体生态服务价值增值[1]。因此,作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蒋依依;宋子千;张敏;;旅游地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3年11期

2 岳思羽;;汉江流域生态补偿效益的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2年02期

3 姚小云;周运瑜;;旅游目的地影视营销绩效评价实证分析——以张家界借力《阿凡达》营销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赵翠薇;王世杰;;生态补偿效益、标准——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地理研究;2010年04期

5 单薇;方茂中;;基于主成分构建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模型[J];河南科学;2009年11期

6 李芬;陈红枫;;海南省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补偿效益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腊;刘卫东;陆大道;;1987-2012年中国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及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12期

2 刘红;;三江源生态移民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3 张方圆;赵雪雁;田亚彪;侯彩霞;张亮;;社会资本对农户生态补偿参与意愿的影响——以甘肃省张掖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J];资源科学;2013年09期

4 谢剑斌;何承耕;钟全林;;生态补偿空间选择与分配的重要性及研究动态[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年03期

5 孙贤斌;黄润;;基于GIS的生态补偿分配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安徽省会经济圈六安市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3年04期

6 白丽;王健;刘晓东;张前;;环首都贫困带生态补偿标准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7 李惠梅;张安录;;基于福祉视角的生态补偿研究[J];生态学报;2013年04期

8 张燕清;龚高健;;近20年我国学术界对重点领域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S2期

9 李小燕;胡仪元;;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现状与指标体系设计——以汉江流域为例[J];生态经济;2012年11期

10 孙贤斌;黄润;;生态省建设背景下的安徽省会经济圈生态补偿效益评价[J];皖西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雯;环境信息披露对公司价值及投资者信心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刘亚男;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刘春凤;胡中州;;旅游生态补偿:内涵探讨与科学问题[J];旅游学刊;2013年02期

2 戴君虎;王焕炯;王红丽;陈春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框架与生态补偿实践[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7期

3 刘亚萍;廖蓓;金建湘;;广西巴马盘阳河沿岸长寿资源的游憩价值评价——基于修正的区域旅行费用法[J];资源科学;2012年05期

4 杨职优;罗涛;朱志超;王海;宋瑜;杨德伟;甘永洪;;基于体验模式的景观美学评价技术及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年03期

5 罗涛;刘江;;从“家园美化”到“景观规划”——德国景观美学资源评价理论发展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01期

6 张一群;杨桂华;;对旅游生态补偿内涵的思考[J];生态学杂志;2012年02期

7 王群;杨兴柱;;境外旅游业碳排放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12年01期

8 郭田田;刘东;;建立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管理学刊;2011年03期

9 易艳;;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外部环境成本补偿机制研究[J];旅游论坛;2011年02期

10 吴耀宇;;浅论盐城海滨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J];特区经济;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蔡元汉;吴起县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林奥京;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计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江秀娟;生态补偿类型与方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彦泰;美国的生态补偿制度[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卜蓓;粮食生产者的利益补偿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丘煌;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冯慧宇;森林生态效益核算及其补偿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青海PRED系统分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尚群;何兴民;戴云;;走出生态补偿困境[J];中国改革;2007年07期

2 ;政策[J];WTO经济导刊;2007年10期

3 张翼飞;陈红敏;李瑾;;应用意愿价值评估法,科学制订生态补偿标准[J];生态经济;2007年09期

4 刘广明;;京津冀:区际生态补偿促进区域间协调[J];环境经济;2007年12期

5 洪尚群;白玮;吴晓青;牛红卫;;生态补偿:呼唤统一的发展规划[J];中国国情国力;2007年12期

6 王晓云;;生态补偿的国际实践模式及其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年22期

7 ;总结地方试点经验制定全国政策 生态补偿“种子基金”呼之欲出[J];领导决策信息;2008年14期

8 苗昆;姜妮;;和谐推动政策 创新引领实践 协调完善机制 浙江生态补偿实践的调查[J];环境经济;2008年08期

9 朱雯莉;;我国生态补偿的机制及实践分析[J];技术与市场;2008年08期

10 郭建卿;靳乐山;;中国生态补偿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问题;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贤金;;土地生态补偿:模式类型、价值基础与实现路径[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8: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C];2008年

2 李永宁;;生态补偿法学涵义的经济学分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3 刘俊威;吕惠进;;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4 严力蛟;;生态补偿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王超宇;邸永召;;生态补偿制度之探究——以正外部性的生态补偿为视角[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6 谢维光;陈雄;;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述评[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7 施燕;陈原笑;苏倪;;生态补偿概念辨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任诗君;;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探索[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逸;黄贤金;胡初枝;;基于生态补偿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江苏省沿海地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文华;;北京市森林的生态服务与生态补偿[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本太;生态补偿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赵凡;矿产开发生态补偿纳入国家试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3 ;浙江生态补偿走向制度化[N];人民日报;2006年

4 阮晓琴;环保总局将在四领域试点生态补偿[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记者 陈浩;环保总局:四个重点领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N];商务时报;2007年

6 顾瑞珍邋丁冰;环保总局:生态补偿试点将在四领域展开[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郑晓波;我国将在四领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N];证券时报;2007年

8 记者 王立忠;我市4个县(市)区获省政府生态补偿[N];铁岭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徐琦;生态补偿尚需平衡多重利益[N];中国环境报;2008年

10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 刘晓峰;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立洪;生态补偿量化方法及其市场运作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2 胡小飞;生态文明视野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王志风;经济欠发达地区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高辉;三江源地区草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宋蕾;矿产开发生态补偿理论与计征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余璐;生态补偿的政府间供给议价[D];暨南大学;2009年

7 金艳;多时空尺度的生态补偿量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黄润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9 王燕;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何承耕;多时空尺度视野下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云聪;生态补偿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林燕;生态补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楚乔;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李梅;我国生态补偿的哲学反思[D];新疆大学;2009年

5 郑麒;基于宁波余慈地区统筹规划的生态补偿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周劲松;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张晓静;政府在生态补偿中的主导作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8 江秀娟;生态补偿类型与方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翠;建立生态补偿的依据及其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王女杰;基于生态服务和生态消费的区域生态补偿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76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176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8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