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视域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政策效果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返乡创业 支持政策 包容性 出处:《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类似于双重倍差模型(DID)的评估框架,将税收优惠、金融与信贷支持、信息支持等政策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增长效应与群体内分配效应纳入同一框架内进行评价。结论认为,现行各项政策不仅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提高,还能实现群体内部差异缩小的目的,同时,助创政策实施有助于降低社会代际传递,打破阶层固化。因此,现行政策的实施具有包容性助创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framework similar to the double difference model (DIDD) to support tax incentives, finance and credit. The policy factors such as information support evaluate the growth effect and intra-group distribution effect of the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entrepreneurial performance in the same framework.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current policies not only help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home to start a business, but also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narrowing the differences within the group. At the same tim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elp to create policies will help to reduce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society. Ther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ent policy is inclusive and creative.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基金编号:13YJC790017)
【分类号】:D412.6
【正文快照】: □崔春晓一、引言为了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实现工业化、新型农业化、城镇化的稳健协调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定向减税与普遍性降费措施、创新担保贷款政策、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培训等手段助推,极大地帮助了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勋;万广华;;中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了包容性增长吗?[J];经济研究;2016年10期
2 张秀娥;张梦琪;;新型城镇化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互动机制探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袁云;;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特点及金融支持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4年06期
4 罗琼;;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2013年08期
5 李远煦;黄兆信;钟卫东;;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教育与公共政策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21期
6 张改清;;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行为与效应的代际差异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1年18期
7 熊桉;;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中部新农村建设——基于资源配置的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5期
8 孙远太;;回归与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双向建构[J];前沿;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春晓;;包容性视域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政策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07期
2 赵学刚;林文轩;;包容性增长——基于文献的注解[J];技术经济;2017年06期
3 田时中;管淳;方眉玉;;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及实证——来自中部六省2007年—2014年面板数据[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4 杨斌;胡文骏;;逆向财政机制与城乡收入差距[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5 仇芸荣;;以创业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公共扶持政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年10期
6 崔学海;;双创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回流创业的政府公共服务研究[J];知识经济;2017年07期
7 霍玉璨;;以创业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公共扶持政策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年02期
8 刘迎君;;禀赋特质、农民工回流创业与地域分层意愿[J];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9 田宇;杨艳玲;;贫困地区新创企业创业者关系网络对其组织合法性的影响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7年02期
10 郝浩强;;关于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光;张勋;方文全;;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基于劳动力转移的视角[J];世界经济;2015年03期
2 叶晓婷;;清华大学发布城镇化全国大型入户调查数据 大流动的中国城镇化进程[J];环境与生活;2013年11期
3 张秀娥;孙中博;;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与政府支持体系建设[J];求是学刊;2013年05期
4 冯献;崔凯;;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03期
5 盛广耀;;新型城镇化理论初探[J];学习与实践;2013年02期
6 万广华;;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80%[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6期
7 阮红霞;;惠农型农村金融服务机制构建研究[J];农业经济;2011年09期
8 王文礼;;论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基于对陕西省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5期
9 刘小春;李婵;朱红根;;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评价及其完善——基于江西省1145个返乡农民工调查数据[J];农村经济;2011年06期
10 王文明;;优化农村创业发展环境对策探讨[J];理论月刊;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4期
2 吴红宇;谢国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利益诉求及角色变迁——基于东莞塘厦镇的调查分析[J];南方人口;2006年02期
3 王正中;;“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选择[J];理论学刊;2006年09期
4 李莎;;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梁宇;;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及其成因[J];市场论坛;2007年04期
6 蔡亚林;赵博通;;80后民工新生代[J];经济;2007年08期
7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J];学术探索;2007年03期
8 李建荣;;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J];兵团工运;2007年08期
9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10期
10 聂洪辉;;新生代农民工及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2 张锦华;;经济转型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基于长三角的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3 谭云霞;;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入党问题的探讨[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丹;;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全迪;;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祖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视角[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崔铁吉;;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及引导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8 赵丽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9 刘震;;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服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10 冯丹;张庆武;;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预估指标框架构建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莉;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出炉 七成农民工感觉孤独[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王庆环;新生代农民工:值得关注的社会群体[N];光明日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 张刃;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困扰要“对症下药”[N];工人日报;2007年
4 邓琳;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能力不容小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李亚杰邋刘娟 葛素表;新生代农民工新“望子成龙”:盼子女当博士[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李亚杰邋刘娟;新生代农民工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记者 车辉;谁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买单”?[N];工人日报;2008年
8 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鹏权;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诉求[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志忠;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传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唐茂林;为承认而斗争: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心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3 陈云川;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嵌入、职业嵌入与工作绩效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朱广琴;社会保障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马红玉;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绩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7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9 黄庆玲;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10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艳娜;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理及教育引导[D];中南大学;2009年
2 黄小亮;社会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李小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张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学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婧;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和构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郑德宝;新生代农民工角色困境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瑞;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曾丽;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10 徐方坤;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463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463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