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简政放权、企业活力与企业创新绩效

发布时间:2018-02-21 23:11

  本文关键词: 简政放权 企业活力 企业创新绩效 科技型中小企业 出处:《科学学研究》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的背景下,学界缺乏从简政放权视角展开对政府行为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理论,以国内4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简政放权、企业活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三者间的关系,并采用实证方法验证了简政放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简政放权可以分为减少繁文缛节("简政")和赋予企业自主性("放权")两个维度,二者均会对企业活力及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简政"与"放权"的交互项也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活力和企业创新绩效。此外,企业活力在"简政"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以及在"放权"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均发挥出部分中介作用,然而其在"放权"与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更显著。基于此,进一步总结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及实践意义。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in an all-round way, the academic circle lacks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action affecting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decentralizatio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levant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Taking 457 small and medium-siz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government, the vitality of enterprises and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The empirical method is used to verify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decentralization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centraliz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dimensions: reducing red tape ("simple administration") and giving enterprises autonomy ("decentralization"). Both of them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enterprise vitality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imple government" and "decentralization" also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enterprise vitality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nterprise vitality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mpl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between "decentralization"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However, it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centr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are further summarized.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西北工业大学MPA教育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15) 西北工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31020170QD107)
【分类号】: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供应学派新解——激发企业活力[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0年04期

2 杨元富;国有企业活力分析与政策建议[J];理论与改革;2001年01期

3 王明华;宽容型管理 企业活力的重要源泉[J];中外管理导报;2001年08期

4 李维安;知识管理:企业活力塑造的核心[J];南开管理评论;2002年04期

5 李世聪;论创新与企业活力的关系[J];企业活力;2003年01期

6 喻新安;企业活力:永恒的话题[J];企业活力;2004年01期

7 杜成斌;企业活力来自员工[J];经营管理者;2004年01期

8 左崇年;;员工快乐与企业活力[J];经营与管理;2006年02期

9 潜元兹;;快乐员工激发企业活力[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年06期

10 郭新民;;论观念更新在激发企业活力中的作用[J];湖湘论坛;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黄少安;;企业活力的价值标准和制度基础[A];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与发展[C];1991年

2 欧阳峰;;企业活力状态评估方法探讨[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潘承烈;;按系统工程思路,增强企业活力[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4 赵玮;雷中强;;大中型企业活力与效益评价[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5 刘光杰;郁文达;马怀军;;企业活力现状调查[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深化企业改革[C];1987年

6 于衍斌;;抓住改制机遇 激发企业活力[A];全国县镇供水企业改革改制信息交流大会资料汇编[C];2004年

7 曹炳元;梁国鼎;朱克纯;;Fuzzy积分在企业活力评判中的应用[A];中国中南地区模糊数学与系统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8 吴健中;谢如贤;徐基乾;吕启东;彭本宽;;企业环境、企业结构与企业活力[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9 刘世权;;关于巩固和发展企稳向好经济形势的对策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N];乐山日报;2013年

2 记者 徐璐 实习生 杨云倩;激发企业活力 形成发展合力[N];岳阳日报;2013年

3 赵洋;以改革创新激发企业活力[N];金融时报;2014年

4 记者 张通 王云;激发企业活力 加快转型升级[N];四川日报;2014年

5 黄未;犍为:科技创新释放企业活力[N];乐山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杨明;减负周启动 工信部抓落实激发企业活力[N];中国工业报;2013年

7 记者 张伯阳;理顺监管体制 激发企业活力[N];渭南日报;2014年

8 李维安;知识管理:于企业活力何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9 宋淼;南阳二机集团:以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活力[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廖秋雯 李丹;政策“引擎”激发企业活力[N];中国石油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同燕;企业活力理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劲杉;论企业活力塑造[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2 林静洁;基于R&D的企业活力提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23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523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0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