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产学研网络惯例、知识协同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3-03 08:41

  本文选题:网络惯例 切入点:知识协同 出处:《技术经济》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网络惯例、知识协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合福建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样本数据,利用SPSS软件和LISERAL软件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产学研多重网络环境下网络惯例和知识协同对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利用惯例和知识共享均有助于渐进性创新,探索惯例和知识创造均促进突破性创新;利用惯例有助于知识共享,但不利于知识创造;探索惯例有助于知识创造,但不利于知识共享。
[Abstract]: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ractice and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sample data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etween industry, college and research in Fujian Province, the empirical study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SPSS and LISERAL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conven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is helpful to incremental innovation, and exploring convention and knowledge creation can promote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Using convention is helpful to knowledge sharing, but not conducive to knowledge creation; exploring convention is helpful to knowledge creation, but not conducive to knowledge sharing.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福建省软科学项目“基于多重网络的产学研知识协同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2015R0041)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环境不确定性、组织双元战略对企业创新网络演化的影响研究”(FJ2016B102);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知识共享研究(FJ2016C030)
【分类号】:F2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柏洲;齐鑫;徐广玉;;开放式创新、知识创造和企业创新绩效关系[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6年12期

2 王瑞花;;创新组织内知识共享的演化博弈[J];运筹与管理;2016年04期

3 韩莹;陈国宏;;集群企业网络权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双元式知识共享行为的中介作用[J];管理学报;2016年06期

4 宋晶;孙永磊;谢永平;;网络搜寻结构类型的探索及作用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15年11期

5 孙永磊;陈劲;宋晶;;文化情境差异下双元惯例的作用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年09期

6 陈彦亮;高闯;;基于组织双元能力的惯例复制机制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10期

7 孙永磊;党兴华;宋晶;;基于网络惯例的双元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J];管理科学;2014年02期

8 李彬;王凤彬;秦宇;;动态能力如何影响组织操作常规?——一项双案例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8期

9 党兴华;孙永磊;;技术创新网络位置对网络惯例的影响研究—以组织间信任为中介变量[J];科研管理;2013年04期

10 王永伟;马洁;吴湘繁;刘胜春;;变革型领导行为、组织学习倾向与组织惯例更新的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猷花;黄娟;王丽丽;;产学研网络惯例、知识协同与创新绩效的关系[J];技术经济;2017年06期

2 刘树龙;李靖华;林莉;;基于信任的结构洞信息收益获取机制:一个嵌入式案例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12期

3 冷雄辉;翟富源;;江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创新态势及困境突破对策研究[J];江西科学;2017年03期

4 党兴华;李全升;;战略柔性对惯例更新的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7年06期

5 孙永磊;陈劲;许渝玫;;企业战略导向对其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J];技术经济;2017年04期

6 蒋海涛;陈卓欣;任润;张一弛;杨东宁;张闫龙;;实质性与象征性企业低碳行为:企业内部影响因素[J];经济科学;2017年02期

7 赵红丹;郭利敏;;组织中的双面娇娃:双元领导的概念结构与作用机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7年04期

8 胡文安;罗瑾琏;钟竞;;双元创新搜索视角下组织创新绩效的提升路径研究:领导行为的触发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年04期

9 卢艳秋;叶英平;;产学研合作中网络惯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7年03期

10 张洪;鲁耀斌;闫艳玲;;社会化购物社区技术特征对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峰;;核心企业网络权力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网络运行效率的中介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18期

2 戴亦欣;胡赛全;;开放式创新对创新政策的影响——基于创新范式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4年11期

3 马文甲;;开放式创新中的动态能力演化路径研究——以沈阳机床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7期

4 谢永平;韦联达;邵理辰;;核心企业网络权力对创新网络成员行为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年03期

5 赵立雨;;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内部R&D与环境波动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6期

6 刘立;党兴华;;企业知识价值性、结构洞对网络权力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6期

7 宋晶;陈菊红;孙永磊;;不同地域文化下网络搜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J];管理科学;2014年03期

8 魏江;黄学;刘洋;;基于组织模块化与技术模块化“同构/异构”协同的跨边界研发网络架构[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4期

9 邵昶;蒋青云;;渠道成员间双元式知识共享对自身绩效的影响——基于“Im—Rai”模型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年04期

10 孙永磊;党兴华;宋晶;;基于网络惯例的双元能力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J];管理科学;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少同;孟玺;;知识协同的内涵、要素与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年07期

2 陈昆玉,陈昆琼;论企业知识协同[J];情报科学;2002年09期

3 陈晓慧;黄韬;段鹰;李淑健;;基于组织中知识协同的人-人交互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价值工程;2009年06期

4 李丹;;企业群知识协同要素及过程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14期

5 黄燕;祝锡永;潘旭伟;;集成过程知识协同中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研究[J];情报杂志;2010年11期

6 吴悦;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10期

7 陈忆;何郁冰;;产学研知识协同的理论模型[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3年10期

8 陈建斌;郭彦丽;徐凯波;;基于资本增值的知识协同效益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5期

9 卜心怡;于婉卿;;顾客-企业知识协同网络研究——基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李春娟;宋之杰;;基于知识协同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策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娜利;供应链环境下客户知识协同获取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慧斌;知识协同概念分析及其心理契约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蔡敏玲;知识协同手机信息平台应用开发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3 徐咖;社会化网络、情境因素与知识协同的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4 薛云;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协同过程的不确定性测度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5 李晟;基于知识超网络视角的知识协同方法和技术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6 桑滨;基于网络视角的顾客—企业知识协同演化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王慧;企业集团内部的知识协同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孙若云;知识协同背景下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模型构建与仿真[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清;Web2.0环境下民营医院内部知识协同网络模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周青山;基于复杂网络的企业知识协同模型构建与仿真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60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560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5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