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政府治理志愿失灵的局限性分析——基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多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7 20:09

  本文选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切入点:社会组织 出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活动中,社会组织一向被学界视为匡正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重要部门;而另一方面,潜在的志愿失灵的困境也需要政府的匡正。实地调研发现,政府在解决志愿失灵问题时也存在自身"失灵"的现象。具体而言,政府并不能完全解决社会组织资金短缺、服务内容及对象偏差、服务供给决策中的家长制作风等问题,难以通过社会组织的参与来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而社会组织面临来自政府支配和绩效考核的压力,不得不将有限的资源和主要精力用于应对政府或第三方评估。因此,简单地认为政府可以匡正志愿失灵的观点或许是一种想象:政府在治理志愿失灵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难以帮助社会组织实现应然的社会目标。因此,除期待社会组织的成熟和自治能力外,进一步深化政府自身的改革应是良性有效的政社合作的必要前提。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purchasing public services, social organizations have always been regarded by academic circles as an important sector for rectifying government failure and market failu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lemma of potential voluntary failure also needs to be rectified by the government. Field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government also has its own "failure" phenomenon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voluntary failure. In particular, the government cannot completely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funds in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deviation of service contents and objects, the patriarchal style in service supply decision-making, etc.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social benefits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Social organizations, facing pressure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performance appraisal, have to devote their limited resources and energy to dealing with government or third party evaluation. Simply thinking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correct voluntary failure may be an imagi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governing voluntary failure,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government to help social organizations achieve their social goals due to their own limitations. Besides expecting the maturity and autonomy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further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government itself should be the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 benign and effective political and social cooper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6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雯;;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的产权分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孔令刚;;我国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的原因分析[J];传承;2009年02期

3 秦康;;论转型期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志愿失灵”[J];经营管理者;2011年09期

4 马X;;中国NGO的志愿失灵[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5 叶佳静;;我国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河学刊;2013年10期

6 王立果;;“第三部门缺失”与“志愿失灵”:浅析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双重困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10期

7 熊妮;;志愿失灵:非营利组织何以走出困境[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2期

8 孙婷;;志愿失灵及其校正中的政府责任[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7期

9 顾敏燕;;汶川大地震中的“志愿失灵”[J];社会福利;2009年02期

10 晋入勤;;志愿失灵:现象、制度成因与法律对策[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中起;刘萌萌;;以社区为基础的公益性慈善模式探究[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廖卫东 上饶师范学院经管学院 何笑;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第三部门组织中存在“志愿失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秦晖;慈善不足导致志愿失灵[N];中国社会报;2004年

3 哈尔滨市价格协会会长 蔺相才 哈尔滨市价格协会秘书长 陈宝宏;社会组织:依法独立是大势所趋[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婷;志愿失灵及其矫正中的政府责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滟绯;政府责任视角下社区志愿失灵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王翊同;萨拉蒙志愿失灵理论视角下的新疆K市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郑煜桃;志愿失灵理论视角下的惠州市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顾敏燕;上海志愿服务中的志愿失灵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邓雯妍;应急管理中志愿失灵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冷明;志愿失灵理论视角下的沈阳市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7 薛薇;网络草根组织志愿失灵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8 薛舒萌;非营利事业传递失灵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9 黄鹤;灾后重建中的“志愿失灵”和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刘海燕;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志愿失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80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580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3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