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基于突变级数模型的长江经济带50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测度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3 20:24

  本文选题:突变级数模型 切入点:长江经济带 出处:《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年04期


【摘要】:系统评价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有助于深入把握长江经济带的创新能力格局。基于此,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模型对上海等50座骨干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分析。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可将50座城市划分为领先城市、核心城市、重要城市、节点城市与一般城市5个层次。从空间视角观察,江浙沪地区呈现以上海为引领的"多极均衡"空间模式,其余省份呈现以各自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单极突进"空间模式。一级指标方面,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与科技创新载体指标呈现高度分化特征,均倾向于向省会、直辖市以及经济发达城市集聚。在科技创新绩效方面各城市之间表现相对均衡,一些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城市,由于其产出的边际值较大而获得较为良好的创新绩效。
[Abstract]:The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cities in the Yangtze Economic Belt will be helpful to grasp the pattern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Based on thi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cities in the Yangtze Economic Belt will b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result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50 c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leading cities, core cities and important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the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regions present a "multipolar equilibrium" spatial model led by Shanghai. The other provinces present the spatial pattern of "unipolar advance" with their provincial capitals as the center. The inpu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outpu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he index of carri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re highly differentiated, all of them tend to go to the provincial capital. C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ities agglomeration. In term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performance of each city is relatively balanced. Some cities with weak economic foundation have better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ecause of their larger marginal value of output.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际研发城市:理论框架与中国模式研究》(2015M581638) 中宣部重大项目《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研究》(2015MZD04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演化机理与空间效应研究》(41501141) 湖北省软科学面上项目《长江中游城市群创新供需系统的时空协同演化及政策模拟》(2016ADC068)
【分类号】:F1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超;宋维明;戴永务;;空间异质性视角下中国制造业集聚度测算差异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6年09期

2 丁军;黄茹;吕拉昌;;基于专利授权数的长江经济带创新差异的多尺度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年06期

3 黄亮;胡曙虹;杜德斌;;我国创建国际研发城市的适宜性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年06期

4 解佳龙;胡树华;雷殷;;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心城市创新能力空间分异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2年06期

5 范斐;杜德斌;李恒;;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比较优势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2年08期

6 巴吾尔江;董彦斌;孙慧;张其;;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2期

7 虞震;;泛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研究[J];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8 张永凯;;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国际研发外包动因、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中国城市研究;2010年00期

9 翁钢民;鲁超;;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以西北五省为例[J];软科学;2009年06期

10 初钊鹏;王铮;李兵;杨念;;我国R&D枢纽形成区域选择及发展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森柱;;长江经济带劳动市场一体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12期

2 武晓静;杜德斌;肖刚;管明明;;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年04期

3 赵瑞芬;王小娜;;基于全局熵值法的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比较[J];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04期

4 黄亮;王振;范斐;;基于突变级数模型的长江经济带50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测度与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年04期

5 范斐;肖泽磊;杨刚强;孙元元;;基于阻碍度模型的区域创新驱动阻力类型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7年04期

6 刘运昌;王绍仁;潘文军;;科技创新与物流发展——基于“海上丝绸之路”重点省市数据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7年01期

7 吴丹;胡晶;李雪;;北京市科技资源投入与科技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和产业;2017年02期

8 曾月娥;伍世代;;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厦漳泉城市群城市综合实力评价[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9 李乾德;王东;谢鑫;易恒如;胡明秀;;基于突变级数法的陈蔡水库安全综合评价[J];水力发电;2017年02期

10 李玲;刘利;;北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铁军;高俊;张俊娜;;中国对美“双重输出”格局及其新变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年07期

2 张鹏;于伟;;我国省域创新能力差异的演变和解释——基于面板数据FEM模型和Shapley分解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07期

3 关爱萍;陈锐;;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12期

4 陈立敏;王小瑕;;国际化战略是否有助于企业提高绩效——基于Meta回归技术的多重误设定偏倚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11期

5 范业龙;陆玉麒;赵俊华;马颖忆;柯文前;;中国粮食生产区域差异的多尺度分析[J];经济地理;2014年10期

6 彭劲松;;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J];改革;2014年06期

7 熊小刚;;“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04期

8 李蓉;强林飞;蔡敬梅;;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年03期

9 黄亮;王馨竹;杜德斌;盛垒;;国际研发城市:概念、特征与功能内涵[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2期

10 解学梅;;协同创新效应运行机理研究:一个都市圈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3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靖,谷人旭;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1期

2 徐长乐;殷为华;;推进“长江战略”实现长江经济带统筹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01期

3 张明修;;壮大“长江经济带” 促进湖北振兴崛起[J];世纪行;2005年04期

4 杨洁;张霄飞;;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富有活力的长江经济带[J];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07期

5 王茂林;;聚焦长江经济带[J];中国报道;2006年11期

6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把赤壁建成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J];政策;2010年02期

8 阿达;;重庆:长江的崛起之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0年Z3期

9 戴雄武;蔡述明;;建设长江经济带密集产业区的构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10 柯有美;;长江经济带的建“带”之管窥[J];理论月刊;199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3 金学洙;;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致辞[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4 杨泰波;;深化协作 共创未来——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演讲[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5 郑柏林;;充分发挥金融作用 支持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6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顾传训;;发展与繁荣:走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8 雷亨顺;;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9 张学恕;;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10 唐建荣;;南京是一座开明开放的城市和欣欣向荣的投资热土——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涛;长江经济带石化产能占全国一半[N];中国化工报;2006年

2 记者 梅云雄;加快沿江开发 打造长江经济带[N];三峡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杨明杏;我省将完善加快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N];湖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吴芳兰;“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再掀高潮[N];上海证券报;2009年

5 朱旭东 徐旭忠 田建军;长江经济带:“龙头龙身龙尾”有待协调舞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6 记者 吴生锋;共同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N];扬州日报;2012年

7 首席记者 沈念;舞活湖南长江经济带“龙头”[N];岳阳日报;2013年

8 记者 黄俊华 张磊 张爱虎;专家在汉纵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N];湖北日报;2013年

9 杨洁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创新驱动美丽长江经济带[N];人民长江报;2013年

10 记者 黄俊华 张进;推动壮腰工程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N];湖北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熊伟;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李小帆;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空间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琳;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顾娜娜;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周志达;“长江经济带”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区域性传递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4 胡尧;基于碳足迹测定的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5 吴林;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经济差异分析[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6 潘玲玲;绿色低碳理念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徐丽;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8 王伟志;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与竞争力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9 石琼丹;基于长江经济带进出口贸易趋势的外贸集装箱生成量预测[D];宁波大学;2015年

10 陈国斌;云南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55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655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c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