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知识转移的激励契约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8 19:50

  本文选题:产学研 + 知识转移 ; 参考:《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20期


【摘要】:产学研合作模式因其中内在主线知识转移机制的特殊性,将正式契约尤其是具有正向激励功能的设计视为合作绩效的关键,而有形契约的设计如何对相对无形的知识转移机制进行有效约束、监督,尤其是正向激励,恰恰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基于知识形态的特殊产品的生产、管理、库存、运输等常规环节所要进行创新性思考的问题。对知识转移在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中的发生机制、作用机制、成本与风险机制、人员心理关系机制等诸多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把握,结合产学研契约设计固有的原则、内容和应用,探讨对知识这一特殊而关键的隐性资源的产品化、利润化、资本化进行激励型监管的契约设计方案。
[Abstract]: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knowledge transfer mechanism, the formal contract, especially the design with positive incentive function, is regarded as the key of cooperative performance. And how the design of tangible contract effectively constrains and supervises the relatively intangible knowledge transfer mechanism, especially the positive incentive, is precisely the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inventory of special products based on knowledge form 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conventional links for innovative thinking.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and grasps many factors such as the occurrence mechanism, the function mechanism, the cost and risk mechanism, the personnel psychological relationship mechanism, and so on, of the knowledge transfer in the cooperation mode of production, college and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mbines with the inherent principles of the design of the production, college and research contract. Content and appl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ract design scheme of incentive supervision for the production, profit and capitalization of knowledge, which is a special and key implicit resource.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新型高校智库管理体制创新研究”(GD15XGL39)
【分类号】:G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梅芳;刘国新;闫俊周;;高校成果转化办公室激励契约设计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2 曹雯瑜;;中美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 周南,岳李;产学研合作模式探讨[J];科技·人才·市场;2002年01期

4 祖廷勋;罗光宏;王丹霞;陈天仁;;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制度经济学研究[J];社科纵横;2006年01期

5 孙雷;周宏;;一般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创新[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霍妍;王幼芳;姜文达;;基于成果转化的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12期

7 杨燕;;产学研合作模式新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07期

8 张彩虹;李国杰;;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探析与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2期

9 曹受金;徐庆军;朱玉林;陈学军;;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王成军;王二霞;;典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及经验借鉴[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罗山邋孙帆 陈活平;珠海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究[N];珠海特区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安慧娟;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王朋岗;新疆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3 肖海云;以高校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4 邵鹏;中外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于响生;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6 葛瑞明;中国研究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7 岳一涛;大学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沈永良;地方综合性大学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16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816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8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