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基础研究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06 04:23

  本文选题:基础研究 + 产业结构 ; 参考:《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03期


【摘要】:旨在考察基础研究与产业结构协调度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采用2001~2013年我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运用协同学理论评价"基础研究一产业结构"复合系统协调度。研究发现,30个省区协调度均值总体呈增长状态,不同省区协调度的趋势变化特征明显不同,整体呈现"东高、中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协调度均对区域专利授权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产生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产学研合作对协调度促进专利授权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新产品销售收入影响不显著。协调度对东中西部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basic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ts effect on regional innov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and regions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3,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basic research-industrial structure" composite system i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synergetic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the averag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30 provinces and regions is in an increasing state, and the trend of coordination degree in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regions is obviously different, show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ast high, middle west low" as a whole.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regional patent license and new product sales income, while the cooperation of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to promote the patent license, but not on the new product sales income. The influence of coordination degree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the east, west and west regions is different.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础研究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项目号2014A030309012) 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项目“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广东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效率评价与提升路径”(项目号2015A070704046) 华南师范大学共青团青年工作研究重点资助项目“国际视域下共青团深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长效机制研究”(项目号20160125-2)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宇文晶;马丽华;李海霞;;基于两阶段串联DEA的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年03期

2 吴友群;赵京波;王立勇;;产学研合作的经济绩效研究及其解释[J];科研管理;2014年07期

3 洪嵩;洪进;赵定涛;;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共同演化水平研究[J];科研管理;2014年06期

4 李平;李蕾蕾;;基础研究对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4年05期

5 卫平;杨宏呈;蔡宇飞;;基础研究与企业技术绩效——来自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13年02期

6 罗亚非;王海峰;范小阳;;高校R&D投入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国际比较[J];科研管理;2012年04期

7 樊华;周德群;;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01期

8 郁培丽;刘锐;;区域产业结构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9 关祥勇;王正斌;;区域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21期

10 王鹏;赵捷;;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创新互动关系研究——基于我国2002-2008年的省际数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坚;山东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继英;韩亚琼;顾君颖;;我国东部地区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6年05期

2 林卓玲;李文辉;陈忠暖;;基础研究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J];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03期

3 朱山丽;雷丽娟;贾解放;温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绩效评价的省际分析[J];河南科学;2016年04期

4 宋维玮;邹蔚;;湖北省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16年S1期

5 张德茗;吴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R&D对TFP的溢出效应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6年04期

6 王冉;马丁;;产业转移背景下中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研究[J];企业经济;2016年03期

7 徐茉;;自主创新、协同研发与外国技术——基于地区工业企业数据[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年02期

8 陶涛;马俊峰;王腾;;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地区的调查[J];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08期

9 张云云;;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J];对外经贸;2016年02期

10 王海兰;李燕飞;梁燕;朱星谕;;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产学研视角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晓露;;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绩效评价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8期

2 陈洪转;舒亮亮;;基于DEA模型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投入产出效率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4期

3 罗吉;党兴华;;三大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差异与影响因素——基于随机边界模型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3期

4 曾硕勋;杨永;施韶亭;;基于DEA三阶段模型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研究[J];企业经济;2013年01期

5 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年01期

6 曹振全;汪良兵;王博;冯锋;;两系统协同演化视角下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9个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3期

7 王俊;侯守国;;我国R&D活动类型结构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8 傅晓霞;吴利学;;技术差距、创新环境与企业自主研发强度[J];世界经济;2012年07期

9 樊华;周德群;;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01期

10 谢子远;;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乐华;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优化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仲雯雯;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李彬;资源与环境视角下的我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张金珍;潍坊海洋产业绩效评估及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谭映宇;海洋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谷佃军;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方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徐敬俊;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研究暨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卢宁;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徐同道;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10 都晓岩;泛黄海地区海洋产业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畔;“九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J];中国科技产业;2000年12期

2 李明轩;加大探索力度 推动基础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0年Z1期

3 彭以祺;关于我国基础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基础科学;2000年08期

4 李明强 ,刘劲松;加强基础研究与高技术开发[J];能源基地建设;2000年06期

5 刘富华;基础研究取得成果延伸转化中的对策研究[J];决策咨询通讯;2000年02期

6 张存浩;;基础研究是奠定现代文明的基石[J];群言;2000年08期

7 柳卸林,赵捷;我国基础研究环境恶化的10个方面——我国基础研究的环境研究之一[J];中国科技论坛;2001年06期

8 曾国屏,陈冬生,江嵩,刘容光,李正风,李光哲,袁萍,高润生;关于我国基础研究队伍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1年04期

9 邹承鲁;从创新工程谈原始性创新──基础研究中的自由探索与创新思想[J];民主与科学;2001年05期

10 林仲海;日本大力加强基础研究[J];全球科技经济w,

本文编号:1850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850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4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