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被低估的潜力:论非研发密集型创新

发布时间:2018-05-11 19:35

  本文选题:研发强度 + 非研发密集型企业 ; 参考:《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11期


【摘要】:非研发密集型创新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非研发密集型企业即便在高技术产业中也具有持久的生存能力并居于主体地位,其创新活跃程度和绩效远远超出人们的一贯认知;企业的吸收能力取决于其内部研发的传统观点具有误导性,非研发密集型企业也具有特定的吸收能力,其外部合作可能并不比其他企业弱;非研发密集型产业内在地排斥知识密集型创业活动的传统观点也不成立,这种产业中的知识密集型创业不以降低成本为目标,能够创造竞争优势,且能在所属产业和价值链中促进知识扩散和创新,甚至能开创新市场和产业。这些研究呼吁政府完善创新监测、帮助企业强化创新管理、支持员工培训、根据研发强度实施不同扶持政策、将支持创新创业提升到战略高度。
[Abstract]:Non-R & D-intensive innovation is an emerging research area. The research in the past ten years has shown that non-R & D intensive enterprises even in the high-tech industry also have lasting survival ability and occupy the main position its innovation activity and performance far exceed the people's consistent cognition;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enterprises depends on the misguided traditional viewpoint of internal R & D, and non-R & D intensive enterprises also have specific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their external cooperation may not be weaker than that of other enterprises. Nor is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local exclusion of knowledge-intensiv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in non-R & D intensive industries, which do not aim at reducing costs, to create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t can promote knowledge diffusion and innovation in its industry and value chain, and even open new markets and industries. These studies call on the government to improve innovation monitoring, help enterprises strengthen innovation management, support staff training, implement different support policies according to the intensity of R & D, and promote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to a strategic height.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浙江省无形资本投资测度与影响研究”(LY15G030071)
【分类号】:F27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漫天;李广众;;我国各行业的研发强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10期

2 陈艳莹;朱宇;游闽;;研发强度与企业的技术外购倾向: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2期

3 雷长周;;研发强度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西部财会;2013年09期

4 盖庆恩;陈海磊;梁建;;资源、制度与研发强度:来自中国民营企业的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年04期

5 傅晓霞;吴利学;;技术差距、创新环境与企业自主研发强度[J];世界经济;2012年07期

6 陈衍泰;罗来军;林泽梁;;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的进入模式与研发强度关系——基于跨案例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5期

7 徐伟;陈杰;;企业规模、研发强度、资助强度与政府资助效应——基于常州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陈海声;卢丹;;股权性质、资本结构、现金流量与研发强度[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1期

9 刘小元;李永壮;;董事会、资源约束与创新环境影响下的创业企业研发强度——来自创业板企业的证据[J];软科学;2012年06期

10 余家驹;;理性看待研发经费的投入[J];世界科学;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吕福新;;浙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浙商创新:从模仿到自主”研讨会综述[A];浙商创新——从模仿到自主[C];2008年

2 蒋亚朋;刘伟;杜贵春;;辽宁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3 徐二明;郑平;;通信运营企业的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的整合战略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玉利;杜运周;杜国臣;;研发强度(R&D Intensity),制度资本(ISO)与战略先动性塑造——基于中国情境的调节效应检验[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孙德花;;第1章 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评价总报告[A];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2010[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杨杜;五大陷阱困扰企业创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2 杨吉;要创新,更要持续创新[N];光明日报;2007年

3 麦肯锡纽约分公司资深董事 Joanna Barsh 麦肯锡波士顿分公司副董事 Marla M.Capozzi麦肯锡伦敦分公司资深董事 Jonathan Davidson;领导力与创新[N];国际商报;2009年

4 陈宝明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颠覆性创新的挑战[N];经济日报;2013年

5 王建坤;持续创新:既残酷又美好[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叶雷;伟大的企业如何持续创新[N];中国商报;2014年

7 邱恒明;伟大企业如何持续创新[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伦敦市前副市长 上海交通大学访问教授 约翰·罗斯;中国式创新[N];东方早报;2012年

9 经济学博士 中国企业联合会 冯立果;500强企业几大特征与国际化进程[N];上海证券报;2012年

10 谢祥;如何成就伟大公司[N];中国保险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泓;企业二元创新模式成因与演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何鹏;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3 冯旭;服务创新过程中一线员工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林海芬;引进型管理创新的企业家决策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孙金云;新兴市场企业的“模仿式创新”路径及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程鹏;外部环境与组织柔性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彭光顺;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创新与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卢小君;学习型文化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张健;企业联盟能力、技术中介与创新绩效的关联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俞仁智;企业二元创新的文化适配性与中介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鹏霞;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研发强度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2 汝婷伟;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研发投入的关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励;高管团队特征调节作用下研发强度对二元式创新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4 秦龙龙;江西省农业龙头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5 覃佐润;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对其研发强度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6 刘隽文;竞合理论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行为演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陈玉怡;颠覆性创新运行机理研究及仿真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8 孙倩;FDI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9 高维;联盟企业的合作创新类型与治理结构匹配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10 漆萍;开放式集成创新网络平台产品价值实现机理与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75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875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2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