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空间视角下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创新网络 + 知识流动 ; 参考:《世界地理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经济地理学界对创新的研究越来越多,知识流动被认为是创新活动的基本形式,且创新可看作是知识流动的结果。作为创新主体之间知识流动的重要载体,创新网络已成为经济地理学者近来关注的核心领域。本文基于经济地理学视角,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重点探讨了知识流动研究的兴起以及全球、地方、全球-地方等不同空间视角下的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内外经济地理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获得了一批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但有关知识流动对创新绩效的动力机制、空间效应以及不同类型知识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创新网络形成、演化的作用机理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Abstract]:There are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geography. Knowledge flow is regarded as the basic form of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can be regarded as the result of knowledge flow.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knowledge flow among innovation agents, innovation network has become the core field of economic geography scholar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geography, this paper comb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focusing on the rise of knowledge flow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global, loc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knowledge flow in different spatial perspectives such as global-local. It is found that domestic and foreign economic geography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a lot of research and obtained a lot of fruitful research results, but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knowledge flow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has been found. The effects of spatial effect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knowledge on the formation of innovative networks at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1093、41371147)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学术新人奖资助项目(XRZZ2014002)
【分类号】:F11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贤忠;曾刚;司月芳;;网络资本、知识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一个文献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6年06期
2 司月芳;曾刚;曹贤忠;朱贻文;;基于全球—地方视角的创新网络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6年05期
3 马双;曾刚;;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知识溢出和产学研合作——基于一个扩展的知识生产函数方法[J];人文地理;2016年01期
4 贺灿飞;毛熙彦;;尺度重构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9期
5 李丹丹;汪涛;周辉;;基于不同时空尺度的知识溢出网络结构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3年10期
6 赵建吉;曾刚;;基于技术守门员的产业集群技术流动研究——以张江集成电路产业为例[J];经济地理;2013年02期
7 马铭波;王缉慈;;制造业知识通道的建立及地方政府的作用——以国内乐器制造业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01期
8 HENNEMANN Stefan;汪涛;;转型期中国科研机构融入国际学术知识网络的动力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9期
9 杜德斌;孙一飞;盛垒;;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空间集聚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0年03期
10 汪涛;任瑞芳;曾刚;;知识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云伟;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贻文;曾刚;曹贤忠;司月芳;;不同空间视角下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17年04期
2 周灿;曾刚;曹贤忠;;中国城市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J];地理研究;2017年07期
3 周灿;曾刚;宓泽锋;鲜果;;区域创新网络模式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7年07期
4 叶琴;曾刚;杨舒婷;陈弘挺;;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演化研究[J];地理科学;2017年07期
5 张虹鸥;黄耿志;吴康敏;叶玉瑶;王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与若干经济地理研究议题——基于中国对全球与东盟的投资分析[J];热带地理;2017年04期
6 谢敏;赵红岩;朱娜娜;赵袁军;;宁波市软件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区位选择[J];经济地理;2017年04期
7 刘承良;桂钦昌;段德忠;殷美元;;全球科研论文合作网络的结构异质性及其邻近性机理[J];地理学报;2017年04期
8 何天祥;廖莎;许娟;;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文献综述与研究方向[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9 王双;陈毓芬;袁烨城;李伟;王成舜;;科学合作地域倾向性研究——以中国雾霾研究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7年02期
10 李建成;王庆喜;唐根年;;长三角城市群科学知识网络动态演化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吕国庆;中国装备工业创新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尚勇敏;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蒋菲;新世纪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图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边慧夏;科技园区地方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兴平;冯淼;顾惠;;城际创新联系的尺度差异特征分析:以长三角核心区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贺灿飞;毛熙彦;;尺度重构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9期
3 吕拉昌;梁政骥;黄茹;;中国主要城市间的创新联系研究[J];地理科学;2015年01期
4 刁丽琳;朱桂龙;;区域产学研合作活跃度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J];科学学研究;2014年11期
5 吕国庆;曾刚;郭金龙;;长三角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网络体系的演化分析[J];地理科学;2014年09期
6 李丹丹;汪涛;周辉;;基于不同时空尺度的知识溢出网络结构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3年10期
7 潘峰华;赖志勇;葛岳静;;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地缘政治领域的应用[J];经济地理;2013年07期
8 蒋天颖;孙伟;;网络位置、技术学习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基于对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实证考察[J];经济地理;2012年07期
9 徐磊;向永胜;;多重网络嵌入对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J];经济地理;2012年04期
10 陈伟;张永超;田世海;;区域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基于网络结构和网络聚类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亮;基于国际展览会的暂时性集群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帅帅;企业集群互动合作与创新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张云逸;基于技术权力的地方企业网络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解鸿年;科技园区与区域发展[D];同济大学;2008年
5 景秀艳;网络权力及其影响下的企业空间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文Z,
本文编号:1932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93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