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大众参与网络众包竞赛的个体绩效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8-06-12 04:09

  本文选题:众包绩效 + 参与行为 ; 参考:《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根据网络众包竞赛运行的特点和众包绩效的相关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从网络众包竞赛参与者个体的参赛数量、任期和参赛间隔等行为方面着手,通过对大众参与网络众包竞赛的绩效影响因素开展分析,识别网络众包竞赛个体绩效的主要影响变量。结果表明:参赛者个体的任期和提交次数对比赛成绩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总排名和参赛间隔对比赛成绩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参赛数量在任期和比赛成绩之间起到了负向的调节作用;参赛数量在参赛间隔和比赛成绩之间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参赛间隔在任期和比赛成绩之间也起到了负向的调节作用。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crowdsourcing competition and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crowdsourcing performance, using the method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behavior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network crowdsourcing competition, such as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the term of office and the interval of participation, etc. By analyz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ng in the network crowdsourcing competition, the main influencing variables of the individual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 crowdsourcing competition are identif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rm and number of submissions of the participants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results of the competition, the total ranking and the interval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results of the competition. The number of entries plays a negative role in regulating the term of office and the results of the competition, and the number of entries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regulating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competition and the results of the competition. The interval between the term of office and the results of the competition also played a negative regulatory role.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资助“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演化研究”(71172170);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开放式创新网络众包模式的运行机理及行为管理研究”(71572012)
【分类号】:F27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泳;;众包[J];商务周刊;2008年22期

2 彭必源;钟鹏;;论众包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与应注意的问题[J];企业活力;2009年01期

3 刘文华;;众包的经济学解析[J];新经济导刊;2009年06期

4 杰夫·豪;;众包:钱很重要,现在不那么重要了[J];深圳特区科技;2009年Z4期

5 魏拴成;;众包的理念以及我国企业众包商业模式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6 ;企业众包魔法:缔造传奇营销模式[J];时代经贸;2010年05期

7 宋鹏;肖晓;崔佳春;;“众包”理论在旅游企业营销中的应用——以成都圆和圆佛禅客栈为例[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年11期

8 魏拴成;邬适融;;众包的产生、发展以及构建众包商业模式应遵循的路径[J];上海管理科学;2010年01期

9 朱新颖;高厚礼;;众包模式下客户关系管理创新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24期

10 张利斌;钟复平;涂慧;;众包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钟耕深;朱雅杰;;基于众包的商业模式优化[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任延静;林丽慧;;众包平台创新竞赛中加价延期机制采纳决策的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杰夫·豪《连线》杂志著名资深编辑;众包——化整为零的革命[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2 君尚;中介和渠道全面让位众包服务平台[N];科技日报;2014年

3 凌曼文;众包:人人都来卖点子[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4 夏剑;众包革命:群众创新[N];中国企业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肖志飞;“众包”的魅力[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张涵;建立有层级架构的“众包”模式[N];人民日报;2012年

7 羽哲;“春晚”可以尝试“众包”[N];科技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继征;众包模式能给纤维品牌带来什么?[N];中国纺织报;2014年

9 张凤岐;众包的价值[N];电脑商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洁云;“众包”,多元化的解困路径?[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林素芬;基于众包参与者网络的众包绩效提升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2 邹凌飞;众包社区成员创造力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庞建刚;众包社区创新的运营机制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4 彭玲;众包平台用户接受与知识转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冯小亮;基于双边市场的众包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胡昭阳;众包科学:网络传播语境下的公众参与创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小强;基于迭代策略的众包质量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肖江辉;基于可信度的众包协同测试及其算法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仝子飞;通用众包标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5年

4 张亭亭;基于成对关联属性空间的众包任务优化配置及其关键属性选择[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5 陈昊;基于众包的维、哈、柯语舆情标注语料库构建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6 路凯;Kaggle众包平台的隶属网络模型构建与特征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陈强;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的众包模式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8 马雪梅;畅销小说的众包翻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孙欢;众包标注的学习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王希;参与式感知系统中基于任务众包的群组构造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08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2008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8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