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政府主导下的住宅产业化多主体协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07:05
【摘要】:传统的住宅建筑方式向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变是大势所趋,这种变革必然带来技术的变迁和专业分工的改变。在推广住宅产业化的进程中,政府如何主导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住宅产业链上所涉及到的众多利益主体之间如何协同整合成为官、产、学、研的热点。因此,本文以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主体为对象,对当前我国政府主导下的住宅产业化多主体协同的影响因素和实施路径展开研究。在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界定本文的研究边界;基于协同学理论,分析多主体协同的形成过程、动力来源及协同功能;改良SCP范式,构建多主体协同概念模型,从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协同绩效三个维度辨识出20个协同影响因素和4个协同绩效指标,并提出9个相关假设;设计调研问卷,利用SPSS处理数据,运用AMOS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和修正,得到最优模型,通过效应分析计算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得出相应结论;最后对福建省住宅产业化的现状进行政策分析和企业访谈,从政府引导和其他利益主体自组织协同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现阶段我国的住宅产业化应由政府主导,引导其他利益主体之间协同发展,政府行为层面和企业行为层面的各项指标均对协同绩效有正向影响;(2)在政府行为维度,技术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的实施效果明显优于扶持政策,是促进协同发展和产业融合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也必须不断加强扶持力度;(3)在企业行为维度,组织协同的影响程度远大于技术协同,说明现阶段应由组织协同带动技术协同来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4)福建省住宅产业化的实施现状与目标有一定差距,应加快制定政府层面的协同政策和利益主体自组织层面的协同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99.23
【图文】:

政府主导下的住宅产业化多主体协同研究


技术路线图

建模流程


14 图 2.1 建模流程图.4.3 结构方程模型的相关应用由于国内关于住宅产业化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住宅协同研究更为稀缺,因此将文献阅读范围扩大结构方程模型在政府行为产业绩效等方面的研究,指导本论文的进行。姚恒[34]针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具体情况,基于结构方程和 PLS 路径建模建了施工企业顾客满意度评价模型,为承包商、供应商等服务单位和建企业衡量自我竞争力提供思路。钟桦[35]基于政府行为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政策支持支持、经费支持和企业创新效益四个潜在变量以及相关的观测变量之间

住宅产业化,多主体,协同系统,全局


第 3 章 住宅产业化多主体协同的演化机理 住宅产业化多主体协同系统研究边界1 基于住宅产业化全局视角的多主体协同系统协同的目的是为了产业升级,强化企业合作基础,驱动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演化,因此要依托集群背景,立足于住宅产业化全局视角,融合各与者,基于这点,本文构建了住宅产业化全局视角下的多主体协同系统模如图 3.1 所示。该协同系统包括集群外部协同、集群内部核心层和辅助层主体协同。外部主体包括政府和市场,集群内部协同核心层包括产业集群中的各个核心企相关企业和顾客,辅助层协同包括科研机构及高校,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中可以看出,住宅产业化的不同层次、不同主体之间有不同的目的驱动,的要素在传递,它们之间共同构成了住宅产业化的多主体协同体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巍;陈映月;;国内产业化住宅成本高的影响因素研究[J];建筑经济;2016年06期

2 陈蓉;梁昌勇;叶春森;;产业集群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系统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年07期

3 李忠富;曹新颖;;SI住宅多主体协同动力机制研究[J];建筑经济;2015年10期

4 单英华;李忠富;;基于演化博弈的住宅建筑企业技术合作创新机理[J];系统管理学报;2015年05期

5 刘禹;李忠富;;基于产业系统集成化的SI体系建筑发展问题研究[J];建筑经济;2015年07期

6 赫永达;苏鹏;孙巍;;市场结构门槛下研发对行业绩效的影响——来自中国制造业的检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04期

7 刘康;;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住宅产业化中的发展及前景[J];建筑技术开发;2015年01期

8 岳意定;

本文编号:2791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2791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4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