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我国职业教育财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7 21:28

  本文关键词:我国职业教育财政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使命。在我国,普通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备受关注,而各行各业对高级技术工程师求贤若渴、高薪难求,各个职业教育学校的平均就业率近年来都能保持在90%以上,这种鲜明对比使得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我国日益凸现出来。虽然国内对于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人才有着迫切需求,现实情况却是我国在政府主导下的职业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不十分乐观: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根深蒂固;职业教育学校的经费供给不足;政府对职业教育学校的管理混乱;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不公平与低效率等。这些职业教育财政问题都需要人们的关注和亟待被解决。职业教育具有一定公共产品的属性,它的提供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解决,那么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参与职业教育、并衍生出的各种相关活动可以统称为职业教育财政,职业教育财政囊括了政府参与职业教育投入、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职权划分、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一系列问题。职业教育财政对于职业教育的资金注入、规模扩大、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正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具体讲,全本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财政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现有的职业教育财政方面的文献研究进行了综述,简要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职业教育财政的一般分析。介绍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包括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其特征、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财政的内容;阐述了发展职业教育财政的理论依据,分别是人力资本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保持国民增长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三个方面说明了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我国职业教育财政的制度变迁。主要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职业教育的财政体制、国家针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政策等几个方面回顾了我国的职业教育财政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制度变迁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加以论述,分别是:我国的职业教育财政的建立与兴起阶段、职业教育财政的恢复与振兴阶段,职业教育财政的发展与调整阶段及近年来职业教育财政不断探索、深化与改革的新阶段。第四部分,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从职业教育学校的资金构成入手,阐述了职业教育学校的成本、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形式;重点指出了我国现行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政投入的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和模式单一。在此基础上,对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总结,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应从法律制度建设、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鼓励社会捐助、建立职业教育基金四个方面来着手完善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政策建议。第五部分,职业教育财政体制。介绍了职业教育财政体制的一般类型,分析了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财政体制中的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间职业教育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相关转移支付的不完善和政府与学校关系的不合宜。基于其他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财政体制的实践,建议需从理顺政府间职业教育的财权事权、科学规划转移支付制度、构建政府和学校的新型关系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财政体制。第六部分,职业教育财政绩效评价。由职业教育财政绩效评价的几种方法出发,本文重点选取了数据包络分析(DEA)对2012年全国职业教育财政效率做出了定点的实证分析,对2007年到2012年辽宁省职业教育财政效率进行了时间序列的实证研究。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财政绩效评价中积累的经验基础上,给出完善我国职业教育财政绩效评价的几点建议: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完善预算绩效制度、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提高财政投入效率。本文综合了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的职业教育财政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归纳总结相结合。文本的创新之处,一是将尝试构建职业教育财政研究的框架,串联职业教育财政投入、职业教育财政体制和职业教育财政绩效评价为一个有机整体对职业教育财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二是运用了数据包络方法即DEA对我国具体的职业教育财政效率做出了评价,分别进行了定点分析与时间序列分析,使这一方法在职业教育财政领域得到更深入运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财政 财政投入 财政体制 绩效评价 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2.45;G719.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1
  • 1 导论11-24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4
  • 1.1.1 选题背景11-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相关文献综述14-19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6-18
  •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18-19
  • 1.3 研究思路及逻辑框架19-21
  • 1.3.1 研究思路19-20
  • 1.3.2 研究框架20-21
  • 1.4 研究方法21-22
  • 1.4.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21
  • 1.4.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21
  • 1.4.3 比较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21-22
  • 1.4.4 文献研究与归纳总结相结合22
  •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22-24
  • 1.5.1 论文创新点22-23
  • 1.5.2 论文不足之处23-24
  • 2 职业教育财政的一般分析24-34
  • 2.1 职业教育财政概述24-28
  • 2.1.1 职业教育及其特征24-25
  • 2.1.2 职业教育体系25-27
  • 2.1.3 职业教育财政内容及其架构27-28
  • 2.2 财政介入职业教育的理论依据28-31
  • 2.2.1 人力资本理论28-29
  • 2.2.2 公共产品理论29-30
  • 2.2.3 财政分权理论30
  • 2.2.4 新公共管理理论30-31
  • 2.3 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31-34
  • 2.3.1 增加就业,促进人力资本开发与积累31-32
  • 2.3.2 提高劳动生产率,拉动经济稳健增长32-33
  • 2.3.3 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3-34
  • 3 我国职业教育财政的制度变迁34-41
  • 3.1 职业教育财政的建立与兴起阶段34-35
  • 3.2 职业教育财政的恢复与振兴阶段35-36
  • 3.3 职业教育财政的发展与调整阶段36-38
  • 3.4 职业教育财政的改革与提高阶段38-41
  • 4 职业教育财政投入41-58
  • 4.1 职业教育学校的资金构成41-43
  • 4.1.1 职业教育学校的成本41-42
  • 4.1.2 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42-43
  • 4.2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现状与问题43-49
  • 4.2.1 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43-46
  • 4.2.2 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结构失衡46-49
  • 4.2.3 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模式单一49
  • 4.3 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国际经验与借鉴49-53
  • 4.3.1 制定全面的职业教育法律保障50
  • 4.3.2 丰富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模式50-52
  • 4.3.3 吸收多元社会主体参与职业教育52-53
  • 4.4 完善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政策措施53-58
  • 4.4.1 建立完备的职业教育财政法律制度53-54
  • 4.4.2 确立财政投入职业教育的主导地位54-56
  • 4.4.3 鼓励对职业教育学校的社会捐助56-57
  • 4.4.4 建立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基金57-58
  • 5 职业教育财政体制58-69
  • 5.1 职业教育财政体制类型58-59
  • 5.1.1 集权型58
  • 5.1.2 分权型58-59
  • 5.1.3 集权与分权结合型59
  • 5.2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财政体制现状与问题59-62
  • 5.2.1 政府间职业教育财权与事权不匹配59-61
  • 5.2.2 政府间职业教育相关转移支付缺失61
  • 5.2.3 政府对职业教育学校干预过多61-62
  • 5.3 职业教育财政体制的国际经验与借鉴62-65
  • 5.3.1 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事权责任62-63
  • 5.3.2 确定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财力来源63-64
  • 5.3.3 规范职业教育相关转移支付制度64-65
  • 5.4 完善我国职业教育财政体制的政策措施65-69
  • 5.4.1 合理划分政府间职业教育的事权与财权65-66
  • 5.4.2 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转移支付机制66-67
  • 5.4.3 构建政府与职业教育学校的新型关系67-69
  • 6 职业教育财政绩效评价69-96
  • 6.1 职业教育财政绩效评价方法69-71
  • 6.1.1 成本-收益分析法69-70
  • 6.1.2 数据包络分析(DEA)70
  • 6.1.3 专家评价法70-71
  • 6.1.4 问卷调查法71
  • 6.2 基于DEA的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效率评价71-91
  • 6.2.1 DEA的方法原理与模型构建71-74
  • 6.2.2 职业教育财政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74-76
  • 6.2.3 DEA方法效率测算指标的引入与说明76-77
  • 6.2.4 我国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效率实证分析77-85
  • 6.2.5 辽宁省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效率实证分析85-89
  • 6.2.6 基于DEA的职业教育财政效率评价结论89-91
  • 6.3 职业教育财政绩效评价的国际经验与借鉴91-93
  • 6.3.1 使用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91-92
  • 6.3.2 选择公正的第三方评估机构92
  • 6.3.3 采纳广泛的社会监督92-93
  • 6.4 完善我国职业教育财政绩效评价的政策措施93-96
  • 6.4.1 确定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93
  • 6.4.2 构建完善的绩效预算制度93-94
  • 6.4.3 引入第三方机构介入评估94-95
  • 6.4.4 提高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效率95-96
  • 参考文献96-101
  • 后记101-10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楚晖;张吕;;政府教育财政体制的问题与探讨[J];管理世界;2005年07期

2 许斌;;财政体制改革,一场要将政府关进笼子里的改革[J];观察与思考;2008年07期

3 刘笑萍;;关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叶麒麟;;论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02期

5 向佩;;浅析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J];才智;2009年26期

6 张文君;;财政体制六十年新起点:“省直管县”改革[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殷晓;日本联邦德国分级财政体制几条值得借鉴的经验[J];浙江社会科学;1990年05期

8 查世双;财政体制的比较与借鉴[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3期

9 胡荫安;处困境不为所困 抓改革旨在脱贫──恩施市六年来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10 李宜保,何其文;关于城区财政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理论月刊;199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锦丽;;省管县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长春市财政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改革市对区财政体制设想及建议[A];迎接新世纪——2000年长春市财政系统科研成果集锦[C];2000年

3 张世伟;;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建设服务型政府[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唐祖爱;喻佑云;;论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的变动及其政治意义[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刘志广;;财政体制改革与双二元嵌合经济结构转型——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转换的“财政社会学”分析[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6 王学杰;;建立健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体制[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振兴;;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从省管县财政体制上寻求突破[A];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孙玉栋;;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绩、问题与对策[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许卫国;;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体制[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傅光明;;湖北的省直管县——中部地区财政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创新[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尧杰;我市部署调整完善市区财政体制工作[N];莱芜日报;2006年

2 郑鹏 孙昂;江苏财政体制调整显成效[N];中国财经报;2012年

3 记者 解冰;市区财政体制运行稳健 以更大力度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N];深圳商报;2013年

4 申博文;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中国审计报;2012年

5 全国人大代表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宗庆后;财政体制改革亟待深化[N];消费日报;2013年

6 本报特约评论员 顾骏;治理奢华铺张还要靠完善财政体制[N];中国经营报;2013年

7 雷甫;加强研究依法行政 推进财政体制改革[N];晋中日报;2014年

8 冯珉 蒋明;我省财政体制实行重大改革 “省直管县”今年起稳步实施[N];安徽日报;2004年

9 吴梅;我区改革完善对下财政体制[N];广西日报;2005年

10 贾康 傅志华 阎坤 李明;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N];经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齐云;分级财政体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杨宇;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3 杨德强;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陈颂东;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崔运政;财政分权与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艳杰;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D];燕山大学;2012年

2 黎辉;“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与反思[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圆梦;完善我国省以下政府间尅政管理体制的选择[D];复旦大学;2014年

4 李雨臻;我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郭伟庆;基于马克思主义财政体制思想的中国财政体制问题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韦妙;西部地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风险预警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7 曹一鸣;山东省“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林姗姗;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下政府审计工作组织方式创新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5年

9 于曦;我国职业教育财政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10 凌学文;省管县财政体制对县域经济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职业教育财政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1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291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6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