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股权激励对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6 22:54
  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以提高业绩的做法逐渐在国内盛行。Wind数据库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共计有932家上市公司提出公告并实施了股权激励,历史数据还显示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数量逐年递增。理论界和实务界也由此开始关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产生的效应。国内外学者过去较多把焦点集中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整体效果或经由中介要素产生作用的存在性,但较少有学者将这些效应的作用路径纳入作用机制,并分析各效应的贡献大小,以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分析这种机制的研究就更少了。因此,本文考虑到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在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才开始步入正轨,2008年的金融危机又可能对数据规律性造成影响,最终选取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宣告并实施股权激励的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三条路径构成间接作用机制,重点检验和分析间接作用机制及直接作用机制中各路径做出的贡献大小。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动因及对经营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第四章是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 

【文章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股权激励对我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图1-1所示:???? ̄迭题背景及意义 ̄ ̄ ̄论文创新与不足??绪论?^????-T-?1?研究思路与框架?? ̄ ̄ ̄?|股权激励与经营绩效|股权激励对经营绩效??文献编#?¥—?的关系研究?的中介效应研究??基?

过程图,股权激励,公司经营,经营绩效


?图3-1股权激励对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直接作用机制??从图3-1可以看出,股权激励提高公司经营工作成绩的过程分成以下几步:??第一,股权激励工具揉合了公司高管与核心技术人员的自身利益与公司经营??表现。如果公司业绩表现优于其他公司,更多投资者会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公??司在资本市场里也会保持上升的势头,受激励者获得的股权价值也会提升。其次,??受激励者会提高自己的期望,用更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和公司,改变原先的工作??状态,减少了懒散行为。然后,受激励者的主观意识驱使自己更为努力,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出更加重视公司经营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出普通状态下??无法发挥的能力。最后,管理者和技术员工齐心协力的行动拉升了公司业绩,他??们和公司所有人因为股权激励而收获了双赢的成果。股权激励对公司经营表现的??影响就这样构成了一条直接作用路径。??国内的学者大多认同股权激励的使用有助于改善公司表现

盈余管理,间接作用,机制,路径


?图3-2盈余管理路径形成的间接作用机制其一??第一,如图3-2所示,管理者与核心技术人员提高持股份额,其获利程度与??公司股价涨跌有一定关联,管理者为了得到更大利益对会计利润进行操纵,增加??会计盈余,促进股价上涨,由此判断,盈余管理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随股权激励数??量的上升反而呈增加态势,短期能提升公司股价,但长期可能会降低公司估值。??"^1????????权、菅理者与技术员工?>?管理者专注公司事务、公司利润恢复?J??激^受到激励?;成少为己谋私行为■^正常数额?:wr_J??励??图3-3盈余管理路径形成的间接作用机制其二??第二,如图3-3所示,公司对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权激励后,这??些受激励者因为自身利益与公司股东的利益趋近一致,会更多把精力集中于公司??的经营管理上,操纵会计项目来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动机也随之减弱,盈余管理行??为减少,因此公司经营工作成绩会相应提高。??(二)股权激励——创新研发投入——公司经营绩效??本文中的创新研发投入指R&D投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 宋玉臣,乔木子,李连伟.  经济纵横. 2017(05)
[2]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绩效的作用路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实证研究[J]. 宋玉臣,李连伟.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3]国有控股、市场竞争与股权激励效应——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研究[J]. 贾生华,陈文强.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4]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基于倾向得分配对方法的分析[J]. 卢闯,孙健,张修平,向晶薪.  中国软科学. 2015(05)
[5]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综合影响的实证研究[J]. 阮素梅,杨善林,张莉.  中国管理科学. 2015(05)
[6]股权激励、代理成本与企业绩效——基于双重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框架[J]. 陈文强,贾生华.  当代经济科学. 2015(02)
[7]双重委托代理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路径分析——基于异质性双边随机边界模型[J]. 李春红,王苑萍,郑志丹.  中国管理科学. 2014(11)
[8]终极股东超额控制下公司治理环境与股权结构的价值效应研究[J]. 周建,余耀东,杨帅.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6(01)
[9]市场竞争下的非效率投资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张洪辉.  系统工程. 2014(05)
[10]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J]. 方杰,温忠麟,张敏强,孙配贞.  心理科学. 2014(03)



本文编号:3001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001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d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