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治理转型

发布时间:2021-08-07 23:15
  政府绩效管理是我国政府管理的基础制度之一。近年来,治理和新公共治理逐步成为网络治理情境下公共管理的基础范式,并对政府绩效管理产生了影响。但是,在实践上,政府绩效管理大都集中于实现"提升效率和公民满意度、降低成本"和"问责和能力提升"目标,而非"推动多主体参与、构建治理体系","治理缺位"现象比较突出。这说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中"治理"要素生长的土壤尚未形成,管理体系和机制仍需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推动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转型,要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进一步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重视公共价值管理。 

【文章来源】:理论探索.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政府绩效管理的“治理”隐喻
二、政府绩效管理的现实考察
三、政府绩效生产中的“治理缺位”现象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目标责任制考核强化了科层制的优势,治理的多主体结构难以形成
    (二)政府职责体系错位削弱了合作生产,治理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激励不足抑制了公众参与,治理的可持续机制难以建立
四、推动我国政府绩效治理转型的主要路径
    (一)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为政府绩效治理转型框定基本内容和路径
    (二)进一步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政府绩效治理主体的社会价值建构和网络治理能力提升
    (三)重视公共价值管理,激发政府绩效治理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府即平台”是可能的吗?——一个协同治理数字化实践的案例研究[J]. 胡重明.  治理研究. 2020(03)
[2]新公共治理理论及对中国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影响[J]. 包国宪,赵晓军.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8(02)
[3]整体性政府视角下市县政府职责体系构建研究——以汕头市濠江区行政体制改革为例[J]. 丁煌,陈晓方.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8)
[4]政民互动、公共价值与政府绩效改进——基于北上广政务微博的实证分析[J]. 王学军,王子琦.  公共管理学报. 2017(03)
[5]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源起、架构与研究问题[J]. 包国宪,王学军.  公共管理学报. 2012(02)
[6]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回顾与模式分析[J]. 包国宪,曹西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本文编号:3328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328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e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