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非利息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11:11

  本文关键词:非利息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资本约束加强、金融脱媒化提速以及同业竞争日益加剧,使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息收入业务面临严峻挑战。迫于利差收窄的压力,商业银行纷纷采取措施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的占比。但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非利息收入的概念仍没有明确统一的说法,与中间业务收入、表外业务收入在概念上的混淆,也使非利息收入的范围及分类变得模糊。此外,各家银行积极拓展非利息收入是基于一个前提,即非利息收入的提高是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而实际上,我国银行业整体绩效水平不高,传统的利差收入仍是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非利息收入占比依然较低,尚缺乏充分有利的证据来验证这一前提。 本文首先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定义和分类,即包括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交易净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四部分;通过非利息收入与中间业务收入和表外业务收入的比较,理清三者的涵盖范围是非利息收入的业务范围最广,其次是中间业务收入,最后是表外业务收入。 其次,基于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的分析,同时对比了中美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得出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总量在稳步上升,但占比依然较低,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仍是非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投资收益等其他几项非利息收入业务则有待进一步地发展。 再次,以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考察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是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也与银行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投资收益等其他几项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最后提出有效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对策及建议。为进一步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正向贡献度,商业银行应该把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提升到战略高度上来,加大业务考核比重;合理调整非利息收入的内部结构;坚持推进产品及服务创新,努力打造品牌特色;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完善培养体系和机制等一系列人才战略,以此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上市银行 非利息收入 商业银行经营绩效 面板数据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3-14
  • 1.1.1 研究背景13-14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6-17
  • 1.3 论文结构17-18
  • 1.4 研究方法18
  • 1.5 论文创新点18-19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概述19-27
  • 2.1 非利息收入概念的界定及分类19-23
  • 2.1.1 国外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定义及分类19-20
  • 2.1.2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定义及分类20-22
  • 2.1.3 非利息收入与中间业务收入和表外业务收入的辨析22-23
  • 2.2 非利息收入的特点及内在特征23-26
  • 2.2.1 非利息收入的特点23-24
  • 2.2.2 非利息收入的内在特征24-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商业银行拓展非利息收入的理论分析27-33
  • 3.1 企业多元化理论27-28
  • 3.2 范围经济理论28-30
  • 3.3 金融创新理论30-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分析33-46
  • 4.1 我国商业银行拓展非利息收入的外部环境33-34
  • 4.1.1 综合化经营程度持续加深33
  • 4.1.2 金融脱媒化进程加快33-34
  • 4.1.3 利率市场化逐步深入34
  • 4.2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34-42
  • 4.2.1 非利息收入总量及占比的发展趋势34-36
  • 4.2.2 非利息收入的内部构成36-40
  • 4.2.3 中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比较40-42
  • 4.3 我国商业银行拓展非利息收入的制约因素42-43
  • 4.3.1 政策法规的制约42
  • 4.3.2 信息技术的制约42-43
  • 4.3.3 传统观念的制约43
  • 4.4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风险的特征及其传导路径43-45
  • 4.4.1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风险特征43-44
  • 4.4.2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风险的传导路径44-45
  • 4.5 本章小结45-46
  • 第五章 非利息收入及其各组成部分对我国上市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46-57
  • 5.1 非利息收入对我国上市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46-50
  • 5.1.1 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标准46
  • 5.1.2 模型指标的选取46-47
  • 5.1.3 数据来源和计量分析方法47
  • 5.1.4 模型的构建和说明47-48
  • 5.1.5 描述性统计结果48-49
  • 5.1.6 模型回归结果49-50
  • 5.2 非利息收入各组成部分对我国上市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50-54
  • 5.2.1 模型指标的选取50-51
  • 5.2.2 数据来源和计量分析方法51
  • 5.2.3 模型的构建和说明51-52
  • 5.2.4 描述性统计结果52-53
  • 5.2.5 回归结果及分析53-54
  • 5.3 结论分析54-56
  • 5.4 本章小结56-57
  • 第六章 有效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对策57-62
  • 6.1 提高非利息业务的重视程度,加大业务考核比重57
  • 6.2 合理调整非利息收入的内部结构57-60
  • 6.2.1 有效调整非利息收入的结构57-58
  • 6.2.2 积极调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结构58-59
  • 6.2.3 同非银行金融机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进一步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59-60
  • 6.3 推进非利息收入产品及服务创新,,打造品牌特色60-61
  • 6.4 大力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61
  • 6.5 本章小结61-62
  • 总结与展望62-63
  • 附录63-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0-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5
  • 详细摘要75-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赫国胜;徐洁;;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分析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12期

2 王菁;周好文;;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变革对收益的影响[J];金融论坛;2008年10期

3 王菁;周好文;;非利息收入负向收益贡献度的实证解析——基于我国12家商业银行的模型检验[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4 王志军;欧盟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7期

5 邹江,张维然,徐迎红;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比较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12期

6 张广君;张中良;;美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状况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启示[J];河北金融;2009年11期

7 谢罗奇;龚霁虹;丁晨;何叔飞;;我国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与净利息收入波动性与相关性分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张晓艳;;中外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分析与比较[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6年09期

9 赫国胜;;西方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业务[J];经济管理;2006年23期

10 娄迎春;;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经济师;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丽;中国信用卡竞争的品牌经济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侯尧文;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丽;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曾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风险分散效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非利息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36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5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