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绩效管理论文 >

政府干预资源化:政府资金、社会资本与垃圾分类绩效

发布时间:2021-08-28 07:30
  为实现垃圾分类绩效最大化的目标,垃圾分类的政府资源怎么配置?怎样引导和使用社会资本?文章以"政府干预"理论为基础,把政府干预的方式和手段进行资源化,政府干预的相关资源分为政府间接资金、政府直接资金和社会资本,以时间截面和周期时间段为技术手段分析了政府资金、社会资本的性质和关系,政府干预资源化的视角定性分析了垃圾分类的各参与主体与垃圾分类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了"政府资金、社会资本与垃圾分类绩效"的关系模型,运用经济学工具、财务计量手段去计量和分析政府资金、社会资本与垃圾分类绩效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最后,提出关于垃圾分类绩效的政策建议。 

【文章来源】:商业会计. 2020,(09)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政府干预资源化:政府资金、社会资本与垃圾分类绩效


政府资金、社会资本投资周期图

垃圾,资金,社会资本,政府


教育、宣传、引导,监督、管理和处罚,立法、制度建设,这三块政府投入的资金、物力和人力等资源,是政府干预的间接资金。运转类专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是政府干预垃圾分类的直接资金,其中,运转类专项包括日常运转类专项和政府补贴类专项。政府的政策、制度对社会资源的引导,社会经济组织对垃圾分类的投入,是政府干预垃圾分类的社会资本。垃圾处置收费形成的专项政府基金是垃圾分类事业政府投入的间接资金、直接资金的来源。政府间接资金对居民、收集运输企业、处置企业产生外部约束;政府直接资金有三种作用:一是支付给参与企业的政府补贴,二是政府部门主导直接应用于日常的垃圾分类事业,三是政府直接投资垃圾分类项目,最后形成垃圾分类的软、硬件资产。可见,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行为、政府间接资金产出效果、收集运输企业和处置企业作业的行为、垃圾分类的硬件和软件状况共同决定垃圾分类的总体绩效。(二)边际效用分析

绩效,资金,边际,政府


从时间维度分析,如图5所示。以一个投资周期分析,并假设产生的年垃圾量保持不变。曲线L1、L2、L3分别为垃圾分类初期阶段的政府间接资金的边际绩效、直接资金的边际绩效和总绩效,曲线L′1、L′2、L′3分别为垃圾分类成熟阶段的政府间接资金的边际绩效、直接资金的边际绩效和总绩效。在垃圾分类的初期,投入的间接资金产生的垃圾分类绩效增量明显;在垃圾分类成熟期,垃圾分类成为居民和企业的自觉行为,曲线L′1相对L1的位置下移,间接资金投入产生的垃圾分类边际绩效增量相对会大幅度减少。对于政府直接资金,在垃圾分类的成熟阶段,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企业人的素质提高、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同等数量的政府直接资金带来的垃圾分类边际绩效相对提高,曲线L′2相对曲线L2的位置提高,垃圾分类的总绩效也相对提高,曲线L′3相对曲线L3的位置提高。曲线L′2与曲线L2会出现交叉,说明成熟阶段的政府直接资金边际绩效递减更迅速、垃圾成熟阶段比初期阶段实现垃圾分类总绩效最大时所需政府资金更少。可见,在垃圾分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实现垃圾分类绩效最大的目标所需政府资金投入量是不同的,所决定的垃圾分类最优经济规模的大小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垃圾分类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时期,我们应该测算不同的最优经济规模,决定政府资金配置量,决定社会资本最高引入量,避免社会资本投资过度,避免资源配置低效、甚至无效。图5 政府间接资金、直接资金边际绩效和总绩效对比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居民垃圾分类行为与政府收费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 张爽,孙绍荣,马慧民.  运筹与管理. 2018(07)
[2]中国实施垃圾分类为何这么难?[J]. 刘庆健.  生态经济. 2018(01)
[3]城市垃圾分类何以成功?——来自台北市的案例研究[J]. 吴晓林,邓聪慧.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4]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陈子玉,赵静,马国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03)
[5]社会资本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J]. 韩洪云,张志坚,朋文欢.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3)
[6]面向行为改变的社区垃圾分类模式研究[J]. 童昕,冯凌,陶栋艳,冯卡罗.  生态经济. 2016(02)
[7]基层政府环境责任的缺失与重建[J]. 武香俊.  领导科学. 2015(20)
[8]基于政府干预视角的企业财政补贴研究[J]. 张洪刚.  财会通讯. 2014(12)
[9]我国高技术产业R&D产出弹性及其投资边际收益率测算[J]. 韩鹏.  技术经济. 2012(05)



本文编号:3368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368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9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