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视角下推行河长制的维持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24-03-24 00:29
为了考察河长制的实施效果,分析河长制运行的影响因素,进而探索河长制长效维持机制,从绩效管理视角分析了河长制工作推行的不同阶段,发现不同阶段的绩效结构与激励维度不同:指导与计划阶段以任务绩效为主,适应性绩效次之,外在压力与内在转变起到激励作用;管理与支持阶段以关联绩效为主,自主空间与协商沟通为激励维度;考察与评估阶段以关联绩效为主,激励维度是外在考评与公开考评;发展与奖励阶段以适应性绩效为主,正负激励作为激励行为的维度。针对不同激励维度,进一步提出了建立绿色发展机制、推进自主与沟通制、形成考评公开通报制与发展正负激励制的建议。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3669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1四级河长体系
河长制是我国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一种制度创新,它打破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创立程序,开启自下而上的通道。它体现为纵向垂直管理与横向水平协作体系[8],能有效解决环境保护、水利等独立部门的职能权限限制问题,克服水资源与水环境“多龙治理”的困难。具体来说,河长制就是建立省(区、市)、市....
图2河长制4个阶段及循环过程
将河长制置身于绩效管理视角下,赋予河长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凸显出河长制这一创新举措改变了以往制度静态、孤立的状态。河长制成为一项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包括河长制指导与计划阶段、河长制管理与支持阶段、河长制考察与评估阶段和河长制发展与奖励阶段,见图2。河长制指导与计划阶段围绕....
图3河长制4个阶段绩效结构
河长制作为一项创新性环境治理模式,其追求的是效率、效益与社会影响力的统一。河长制目标的实现需要提高河长制的工作绩效水平。于是,将绩效结构贯穿于河长制实施的4个阶段,不同阶段中绩效结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见图3。2.1指导与计划阶段的绩效结构与激励维度
本文编号:3936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3936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