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林赎买政策如何撬动社会参与和经济绩效?——对福建林业政策创新的混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15 15:07
【问题】在部分地区,天然林逐步被替代为商品林,森林生态多样性下降;同时,生态保护与林农利益的矛盾日趋尖锐。福建省以商品林赎买为主要策略的林业政策创新能否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商品林赎买政策以何种方式实施?【方法】文章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地方林业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策网络进行描述性分析,探讨其形成过程与运作机制;其次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政策网络与地方政策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1)在政策网络的规则层面,完善的信息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可以有效提升林业政策创新过程中社会动员和政府控制的效果;多元细分的林权结构对于政府控制效果未产生显著影响,但弱化了社会动员的效果。(2)在政策网络的实践层面,良好的社会动员能够提升林业政策的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严密的政府控制会减损经济绩效,但能提升社会绩效。【贡献】文章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政策网络对林业政策绩效的影响效果。政府通过行政控制和社会动员的实践操作,经由信息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产权机制,撬动了社会参与和经济绩效。林业政策需要摆脱"专业性"约束,从更宽广的公共治理角度积极回应政策网络行动者的多元复杂需求。
【文章页数】:23 页
【文章目录】:
【政策之窗】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三、案例选择、数据来源与调查方法
(一)案例选择
(二)数据来源与调查方法
四、政策网络的描述性分析
(一)多元行动者的进入
(二)政策网络的形成
(三)政策网络的运作机制
(四)政府控制与社会动员
五、连接政策网络与政策绩效:实证检验
(一)模型选取
(二)研究假设与指标选取
(三)模型结果
(四)模型的拟合指标和稳健性检验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编号:4034252
【文章页数】:23 页
【文章目录】:
【政策之窗】
一、引言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三、案例选择、数据来源与调查方法
(一)案例选择
(二)数据来源与调查方法
四、政策网络的描述性分析
(一)多元行动者的进入
(二)政策网络的形成
(三)政策网络的运作机制
(四)政府控制与社会动员
五、连接政策网络与政策绩效:实证检验
(一)模型选取
(二)研究假设与指标选取
(三)模型结果
(四)模型的拟合指标和稳健性检验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编号:4034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4034252.html
上一篇: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