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货物贸易绩效评价
本文关键词:中印货物贸易绩效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中印货物贸易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升温而迅速增长,双方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尽管如此,两国的货物贸易额与中国和印度巨大的经济总量和庞大的人口相比还很不对称,同时两国的货物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和谐因素,导致增长速度不稳定,难以抵挡外界风险的冲击。本文希望通过从中国和印度的角度分别对两国货物贸易进行绩效评价,找出其中影响其绩效的共性和个性因素,了解中国和印度在两国货物贸易中的利得差异,据此提出提高两国货物贸易绩效的针对性建议,为促进两国货物贸易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绩效评价的定义及主流理论,并回顾国内外对于中印贸易的研究情况;第二章梳理中印贸易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曲折发展、恢复升温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第三章第四章为文章的核心章节,第三章构建评价中印货物贸易绩效的指标体系,并从两国角度收集1995-201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中印货物贸易绩效进行打分,得出从两国角度来说得分不相上下但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的结论;第四章分析影响中印货物贸易绩效的深层原因;第五章就如何提高中印货物贸易绩效提出简单的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将管理学中绩效评价的办法用于中印货物贸易的研究,建立较为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确切的绩效得分,从两国角度客观评价中印货物贸易。期望本文能够为中印贸易的研究增添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中印 货物贸易 绩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5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
- 1.2 文献综述11-17
- 1.2.1 绩效评价相关概念的界定11-13
- 1.2.2 绩效评价的主流理论基础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13-14
- 1.2.3 关于中印贸易关系的研究14-17
- 1.2.4 简要评述17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7-18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
- 1.4 研究技术路线和预期创新点18-20
- 1.4.1 研究技术路线18-19
- 1.4.2 预期创新点19-20
- 第二章 中印货物贸易发展历程及其特征20-25
- 2.1 中印货物贸易曲折发展阶段(1951-1975年)20
- 2.2 中印贸易恢复及逐渐升温阶段(1976-1994年)20-21
- 2.3 中印货物贸易快速发展阶段(1995-2014年)21-24
- 2.3.1 贸易增长率浮动上升阶段(1995-2004年)22
- 2.3.2 贸易增长率波动下降阶段(2005-2014年)22-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中印货物贸易绩效评价25-42
- 3.1 研究范围的界定及指标体系构建原则25-27
- 3.1.1 研究范围的界定25-26
- 3.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26-27
- 3.2 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的选择27-31
- 3.2.1 指标体系及其内容27-30
- 3.2.2 研究方法30-31
- 3.3 数据收集31
- 3.4 实证结果分析31-41
- 3.4.1 从中国角度而言的中印货物贸易绩效得分31-35
- 3.4.2 从印度角度而言的中印货物贸易绩效得分35-39
- 3.4.3 从两国角度得出的中印货物贸易绩效得分比较39-41
- 3.5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影响中印货物贸易绩效得分的因素42-52
- 4.1 影响中印货物贸易绩效得分的指标层面因素42-44
- 4.1.1 中印货物贸易绩效综合得分震荡阶段主要影响因素42-43
- 4.1.2 中印货物贸易绩效综合得分快速提高阶段主要影响因素43
- 4.1.3 中印货物贸易绩效综合得分回落阶段主要影响因素43
- 4.1.4 总结43-44
- 4.2 影响中印货物贸易绩效得分的深层因素44-51
- 4.2.1 影响中印货物贸易绩效得分的共同因素44-50
- 4.2.2 影响中印货物贸易绩效得分的个性因素50-51
- 4.3 本章小结51-52
- 第五章 提高中印货物贸易绩效的对策研究52-56
- 5.1 提高中印货物贸易绩效的总体思路52
- 5.2 提高中印货物贸易绩效的具体措施52-55
- 5.2.1 扩大中印货物贸易规模,保证增长率平稳提高53
- 5.2.2 优化中印货物贸易结构,提高双方贸易伙伴地位53-54
- 5.2.3 提高中印货物贸易的经济效益和资源效益54
- 5.2.4 通过中印货物贸易,提高两国的贸易竞争力54-55
- 5.3 本章小结55-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60-66
- 致谢66-6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永峰;浅论企业员工绩效评价[J];甘肃科技;2005年08期
2 吕常影;;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姚继亮;;绕过绩效评价的六个误区[J];人力资源;2006年03期
4 韩金红;;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22期
5 约瑟夫·康克林;田彤坤;;驾驭绩效评价[J];中国质量;2007年03期
6 王晓晨;张凤;周慧英;;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价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23期
7 李玉梅;;绩效评价中财务指标应用的思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9期
8 汤娟;;平衡计分卡在企业R&D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和产业;2010年09期
9 刘艳巧;;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研究[J];江苏商论;2011年09期
10 刘俊振;;绩效评价的反思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君;;基于绩效评价的激励研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韦yN;朱卫东;;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绩效棱柱法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王君彩;王淑芳;;企业研究与开发绩效评价:现状分析及改进思路[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杨觉英;陈孟英;;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祝素月;;基于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下经营者绩效评价的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鎏鎏;温素彬;;企业碳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及模型探索[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包国宪;刘红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评价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老年医学与康复学术大会资料汇编[C];2012年
8 刘云;石金涛;;思维自我领导理论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邵建军;柯大钢;;基于制约理论的绩效评价体系与企业的持续改进[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雅婧;;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中的“热”观点与“冷”思考[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杨勇军 记者 张淑芹;宁夏科技项目进行绩效评价[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记者 耿丹丹;湖南:绩效评价贯穿购买服务全过程[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王童彦;政采绩效评价由谁来做[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4年
4 记者 方霞 通讯员 李迪刚;工业绩效评价带来发展“新天地”[N];嘉兴日报;2014年
5 记者 刘宇鑫;政府购买服务超二百万元须绩效评价[N];北京日报;2014年
6 李桂文、张翼华、唐慧杰、曾卫康、李婧、周奉超;绩效评价将告别“糊涂账”[N];广州日报;2004年
7 汤命鹏;上市公司内部绩效评价“十大”误区[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8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汤命鹏;绩效评价的十大误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9 唐莹;公共财政绩效评价广东试验:机制扼杀“过路财神”[N];中国经营报;2004年
10 王晶;封杀“过路财神”公共财政绩效评价广东试点[N];中国经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德胜;我国VTS绩效评价与雷达站选址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2 李炳龙;大学生“村官”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3 王小艳;地方政府低碳治理绩效评价及治理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4 王玉亭;政府交通投资绩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5 李科;行业协会绩效评价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殷青伟;员工绩效评价的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安中涛;企业集团内部绩效评价模式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任柏明;管理者绩效评价及激励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王锐兰;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10 买生;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海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绩效研究在地下金属矿山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姜希;平衡计分卡在SYJX集团绩效评价中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5年
3 路燕娜;基于AHP-云模型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绩效评价[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4 郑彩玲;基于一种改进DEA方法的企业绩效评价及排序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5 邓洁;平衡计分卡角度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6 吴静;“两新”党建绩效评价体系的探索与构建[D];复旦大学;2013年
7 张超;基于BSC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框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8 王沫;SJZ卫生院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9 戚伟琳;河北省高校专项资金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构建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10 王泰;EI集团EVA绩效评价的应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中印货物贸易绩效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5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jixiaoguanli/43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