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从一款植物学游戏看18、19世纪的科学传播

发布时间:2017-11-09 10:07

  本文关键词:从一款植物学游戏看18、19世纪的科学传播


  更多相关文章: 《植物学消遣》 科学传播 《植物学入门》 林奈 卢梭


【摘要】:《植物学消遣》(Botanical Pastime)是19世纪初一款寓教于乐的问答游戏,这款游戏的植物学知识和插图主要参考了韦克菲尔德的《植物学入门》,让参与者了解当时盛行的林奈植物学。从知识的原创者林奈和植物学实践者卢梭的《植物学通信》到游戏的参考源《植物学入门》,植物学知识经过了科学家到科普作家和科普作家之间的两种传播方向。这款游戏是当时科学传播的新尝试,也是公众消费科学的一种方式。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基金】:国家重大社科基金“西方博物学文化与公共生态意识关系研究”(13&ZD067)
【分类号】:G899;G321.9
【正文快照】: 1导言:寓教于乐的植物学游戏这是在19世纪初期的一种游戏卡,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植物学知识。这套游戏卡出版于1813年,原名《植物学消遣》(Botanical Pastime),另有一个版本叫《植物学基础》(Elements of Botany),也出版于1810年前后,具体时间不详,本文全部依照1813年的版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殿华;;现代迷信的流传与科学传播的误区[J];社会科学家;2005年S2期

2 谢彦;;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的科学传播[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1期

3 杨建华;舒志彪;;不同学部院士科学传播行为对比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08年03期

4 刘华杰;;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科普研究;2009年02期

5 翟杰全,杨志坚;对“科学传播”概念的若干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刘华杰;整合两大传统:兼谈我们所理解的科学传播[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10期

7 韩建民;晚清科学传播的几种模式[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唐丽,李曼罗;版权制度对科学传播的意义及局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杨清明,赵东伟;论科学传播内容与机制的辩证统一[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黄时进;;论科学传播的网络时代特征[J];求索;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峥华;;建构主义思想下对科学传播社会语境的思考[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舒志彪;来英;;电视科学传播能力研究——以科教栏目为例[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3 刘秀花;;气象科普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曾铁;;科学传播应重视规范性和科学性——以近年几家大报的若干文章为例[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香平;;科学传播需要双力驱动[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姜照君;陈清;;科学传播的“边缘化”[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7 石国进;;应急条件下的科学传播机制探究[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8 孙红霞;任嵘嵘;;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新探[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秀菊;何薇;;欧盟科研框架计划项目中科学传播的政策与实践分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吴琦来;普宏;孟雷;;关于中日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A];安徽首届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暨社区科技传播体系与平台建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黄时进;哲学视野中的科学传播受众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罗红;科学传播的叙述转向及其哲学思考[D];南开大学;2014年

4 王细荣;清末民初新型知识分子科学中国化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卫征;科学传播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张凡;简论科学传播的历史演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施径科;科学传播中的公众理解问题初探[D];中南大学;2004年

4 李泳涵;科学传播的学科基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健;从《天使与魔鬼》的科学传播影响透视科学形象重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林小丰;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科学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杨俊朋;美、英、澳大学科学传播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张彩娥;公众兴趣小组与科学传播[D];河北大学;2010年

9 张兰兰;论《遐迩贯珍》的科学传播[D];河北大学;2010年

10 伍振;突发性灾难事件下的科学传播机制探讨[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61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161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a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