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技术创新政策演进比较研究——基于目标、工具和执行的定量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印技术创新政策演进比较研究——基于目标、工具和执行的定量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印两国 技术创新政策 比较研究 二元Logistic回归
【摘要】:基于中国和印度1990—2012年颁布的435条技术创新政策,运用二元Logistic分析方法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执行三个方面选取23个政策变量科学比较中印技术创新政策在各分阶段和全阶段的演进差异。研究表明:两国各阶段的政策目标、工具和执行的差异各有不同,总体上来讲,中国的技术创新政策目标更强调知识的增加,印度更强调知识的水平扩散;中国的技术创新政策工具更强调对企业的供给,而印度的政策更强调对市场的保护和刺激;印度的技术创新政策较中国持续性较长。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GL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3320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YJC630085) 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Z201310031018)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JGB071)
【分类号】:G321
【正文快照】: 0引言中印两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创新能力的鸿沟在逐年缩小[1]。英国阿斯利康(Astra Zeneca)公司对6000位受访者所做的国际调查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国家,印度位居第二,而美国和日本分列第三、第四名。然而,中国和印度当前的创新能力较发达国家仍显不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纪生;仲为国;孙文祥;;政策测量、政策协同演变与经济绩效:基于创新政策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2 刘凤朝;孙玉涛;;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趋势与建议——基于我国289项创新政策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泽;李东;朱达荣;;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R&D贡献分析[J];系统工程;2011年01期
2 彭纪生;仲为国;孙文祥;;政策测量、政策协同演变与经济绩效:基于创新政策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3 郭海;王栋;刘衡;;基于权变视角的管理者社会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3年03期
4 杨勇华;汤萱;林彰平;;基于演化理论的技术创新政策研究——兼论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7期
5 李冬琴;廖中举;程华;;行业R&D投入与产出绩效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创新产业分类的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10期
6 赵良浩;李玉婵;张玲玉;;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绩效区域异质性研究——基于2000~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10期
7 李伟红;柴亮;;区域创新政策工具的互补性测度与实证检验[J];财经科学;2014年04期
8 李伟红;陈燕;;河北省创新政策响应与地市分布关系的经验研究[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9 胡斌;汪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创新政策框架体系设计[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5期
10 许晖;范雅楠;王琳;;组织原型与吸收能力均衡模式下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创新绩效[J];管理学报;2014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珊珊;中国汽车企业吸收能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林建明;转型期地方政府扶持对企业研发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倪昌红;管理者的社会关系与企业绩效:制度嵌入及其影响路径[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鹏耀;网络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周莹;中国汽车产业创新政策体系及其系统失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卢俊义;供应商与顾客共同创造顾客价值的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王娟;基于企业版主创新的会计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高峻峰;配套环境对新兴技术演化的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牛立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孙绪华;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与效率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殷华方,鲁明泓;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有效性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1期
2 殷华方;潘镇;鲁明泓;;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政策测量和有效性研究:1979~2003[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3 董娟;;人文精神视野下的科技政策导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特点评析[J];未来与发展;2006年08期
4 尚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J];中国软科学;2005年07期
5 徐冠华;;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5年10期
6 刘凤朝;孙玉涛;;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趋势与建议——基于我国289项创新政策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宗孝;美国的技术创新政策及启示之一 美国的技术创新政策[J];政策与管理;2001年02期
2 谢宗孝;美国的技术创新政策及启示之二——美国的技术创新政策[J];政策与管理;2001年03期
3 黄国平,赵进;入世与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调整[J];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07期
4 陈向东,胡萍;技术创新政策特点和效应的国际比较——以中、美、韩、法等国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03年02期
5 吴友军,田笑丰;新形势下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3年01期
6 卢锐;杨忠;;制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年10期
7 成良斌;武汉市技术创新政策现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10期
8 韩小念;;浅析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J];大经贸;2004年09期
9 傅正华;林耕;李明亮;;世界各国技术创新政策的特点[J];科技成果纵横;2006年02期
10 李伟红;;国外政府干预技术创新政策的启示[J];经济论坛;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鹤楼;韩伯棠;;美、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比较及启示[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李凡;刘沛罡;;中外技术创新政策比较研究框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民生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周景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工具探讨[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黄丽华;;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技术创新政策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锋邋通讯员 杨娟;全国政协“技术创新政策落实情况”专题调研组来洛[N];洛阳日报;2008年
2 牟同飞;深入推进技术创新政策贯彻落实[N];台州日报;2008年
3 记者 赵耕;全国政协在京调研技术创新政策落实情况[N];北京日报;2008年
4 记者 梁晓华;欧盟鼓励科技创新[N];光明日报;2003年
5 谢耕发;营造技术创新政策环境[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6 张学全;专利在上海成为重要财富[N];经济信息时报;2000年
7 记者娄一雪;“三大工程”打造企业“硬实力”[N];秦皇岛日报;2010年
8 韩江轩;政府有为 企业积极[N];中山日报;2014年
9 张显峰;经济结构到底由谁说了算[N];科技日报;2005年
10 李杰;工信部印发2014年知识产权推进计划[N];中国电子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悦胜;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与创新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2 罗新远;中外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3 关勇军;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技术创新政策的调节效应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超;安徽省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效果的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江龙学;技术创新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宋春艳;战后日本技术创新政策的演变[D];天津大学;2006年
4 何英;美日欧技术创新政策及对我国的建议[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大千;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法律扶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黄健华;中山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晓贤;日本面向新产业的技术创新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8 陈平;西安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9 龚颖莉;政府技术创新政策模式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武海亮;美国技术创新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161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16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