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专利表征技术的差异
本文关键词:度量专利表征技术的差异
更多相关文章: 专利 度量专利 专利集合表征技术 标准差 欧氏距离
【摘要】:提出利用欧氏距离和均值与标准差分别度量专利和专利集合表征技术的差异的方法。以属于风力发动机技术领域的专利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度量专利和专利集合表征风力发动机技术的差异。研究结论可以为基于专利探讨技术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及产业创新研究”(编号:11&ZD140)
【分类号】:TB9;G306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专利被普遍认为是衡量技术合理、适当和可靠的指标,因此学者们常以专利表征技术来探讨相关问题,例如技术生命周期[1-3]、技术预测[4-6]和技术融合[7-9]等等。通常,一个专利分类号被界定为一种技术。通过专利分类号可以了解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所以专利分类号也可反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宇新;王立平;;我国省际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0年06期
2 赵莉晓;;基于专利分析的RFID技术预测和专利战略研究——从技术生命周期角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11期
3 沈喜玲;曲昭;丁X;;基于专利计量视角比较中美石油企业技术差异[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07期
4 黄鲁成;黄斌;吴菲菲;苗红;;基于专利共类的信息与生物技术融合趋势分析[J];情报杂志;2014年08期
5 侯剑华;朱晓清;;基于专利的技术预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18期
6 江珂;;环境规制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区域差异分析——基于中国1995—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少丹;;论竞技状态的复杂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2 金春兰;;《幼学琼林》中有关技术教育内容探析[J];成人教育;2009年02期
3 江珂;吴磊;;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的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2011年22期
4 潘鸿;李丁;王卓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优化问题研究[J];当代生态农业;2011年Z2期
5 吴磊;李小帆;吴超;;我国环境管制、行业技术创新与FDI产业增长[J];北方经贸;2012年06期
6 曾华锋;李楠;;论军校学员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年03期
7 范群林;邵云飞;唐小我;;中国汽车产业环境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09期
8 费瑞波;;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技术创新与清洁生产的研究——以化工行业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4期
9 梁晓捷;;中国钢铁产业技术预测研究——基于专利生命周期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张亚斌;王洵迪;;基于TRIZ理论的物联网关键技术专利发展态势及预测分析[J];系统工程;201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芦文龙;;技术的外部性探讨[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卢方元;赵银虎;;从产权性质看中国工业企业创新能力[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3 王郁蓉;师萍;;区域创新环境研究述评[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侯剑华;朱晓清;;基于专利指标的技术预测评价体系及其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4:创新与创业(Ⅰ)[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保;高等技术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立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黄成毅;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分析与调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4 白仲航;模糊前端驱动的机械产品创新设想产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原继东;基于复杂性科学视角的我国出版企业系统成长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石昶;中国污染控制政策作用与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一平;为绿色建筑的循证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刘树老;室内设计系统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9 高振峰;河北省科技资源配置与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10 邹蔚;技术有效需求与供给的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涛;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丽妹;山寨文化与技术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赵志勇;欠发达地区产业技术承接与创新的互动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秦艳艳;技术预见何以可能[D];复旦大学;2011年
5 任晓峰;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及环境管制的影响[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常国;自然工程中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协同关系探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刘春美;高层办公建筑的空间流线解析及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司马颖;弹性响应客户需求的现代办公柜综合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张文一;我国替代有毒有害化学化工类功能材料的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10 张镇;科技可持续发展社会控制分析及其系统建构[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垩;;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2 魏小锐;;基于关联分析的偏离主题探测[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3期
4 张运东;赵星;李春新;;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专利发展及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09年09期
5 许士春;;环境管制与企业竞争力——基于“波特假说”的质疑[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5期
6 尹恒;康琳琳;王丽娟;;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7 岳鹄;康继军;;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制约因素解析——基于1997~2007省际面板数据检验[J];管理学报;2009年09期
8 于鹏;武晓岛;;解析RFID中国专利布局[J];中国集成电路;2009年11期
9 杨嵘;中国石油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经济评论;2004年01期
10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永强;R.B.Fabris;M.Drikas;魏群山;王东升;;溶解性有机物的快速表征技术及其应用[J];供水技术;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海柯;徐存进;;嵌入式荧光表征技术在聚合物表征上的应用[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张泰华;;仪器化纳米压入力学表征技术的发展[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赵凤华邋 通讯员 陈捷;纳米表征技术应用于多项课题研究[N];科技日报;2007年
2 刘泽龙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表征技术专家;石油分子水平表征技术实现广泛应用[N];中国石化报;2014年
3 曲新征;纳米表征技术取得新突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4 刘碧玛 实习生 吴妍蕾;纳米表征技术的新突破[N];科技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然;Hf基高k材料的物性表征[D];兰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姜文娟;硫系相变型半导体存储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江苏大学;2009年
2 曲福明;低维ZnO的制备与表征[D];大连交通大学;2009年
3 于九龙;高分子稳定的贵金属钌纳米簇的制备与表征[D];河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29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229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