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科技观研究
本文关键词:江泽民科技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江泽民 科学技术 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 人才强国
【摘要】:江泽民科技观,是时代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爆发的信息技术革命所给人们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是江泽民科技观形成的重要历史条件。江泽民科技观的形成,也有着其自身的理论基础,正是因为他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实践中坚持并发展了本已十分博大精深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科技观,所以他的科技观能够实现科学性、人民性、革命性三者之完美的统一。江泽民科技观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1980—1989)、基本形成阶段(1989—1995)、臻于成熟阶段(1995—2000)和完全成熟并继续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江泽民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分别有科技战略地位观、科技发展战略观、科技创新观、科技人才观和科技伦理观这五个部分。在科技战略地位观方面,他认为,科学技术是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在科技发展战略观方面,他认为,要坚持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加强基础研究与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等战略方针。在科技创新观方面,他认为,科技创新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这两个方面、要建立和健全在全社会推动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在科技人才观方面,他认为,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要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求实创新、拼搏奋斗、团结协作这四种精神。在科技伦理观方面,他认为,科技伦理问题在二十一世纪将愈发突出、科技进步应朝着为全人类造福的方向发展、要建立并完善高尚的科技伦理。这五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科技战略地位观是逻辑起点,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发展战略观是战略地位观和创新观在宏观层面的具体展开,科技人才观和科技伦理观则是战略地位观与创新观在微观层面的具体展开。江泽民科技观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理论意义方面,第一,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对科学发展观所秉持的理念和所提出的一些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起到了理论先导的作用。第三,是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实践价值方面,则为我们制定更加科学的科技发展战略使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造福于民、更好的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指明了道路。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3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华;科技的负效应与科技观的变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赵文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有益启示[J];理论学习;2004年08期
3 者丽艳;;中西方传统科技观比较[J];学术探索;2007年06期
4 赵太玲;;略论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的科技观[J];网络财富;2010年16期
5 张明旺;刘杰军;;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观转换[J];科学新闻;2001年19期
6 董瑞华;论江泽民同志的科技观[J];党政论坛;2001年09期
7 周启杰;;论现代科技观的批判与重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牟岱;;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特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04期
9 吴三三;朱清海;;马克思和谐科技观探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倪伟波;;论民国时期的科技观及形成原由[J];理论界;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兰珍;潘洪林;;论瞿秋白的科技观[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2 魏瑞香;梅良勇;;江泽民科技观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荣耀;认真审视西方军事思想中的科技观[N];光明日报;2005年
2 孙维 北京师范大学在读硕士;从当代生态科技观看科学普及[N];大众科技报;2011年
3 史文;十九世纪中期我国科技观的变化[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皓;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留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及其当代启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熊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其启示[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郭梦敏;对生产力科技观的超越[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4 许益新;江泽民科技观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5 汪宏燕;马克思恩格斯科技观探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杨丽;马克思科技观的人本意蕴及其当代价值[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7 汪至诚;试论和谐科技观及其价值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杜娟;马克思科技观人本意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沈泽如;兼爱科技观之可行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高庆节;论洋务派科技观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98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298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