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网络的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5 21:13
本文关键词: 科研团队 任务管理 任务激励 知识管理 知识协作 知识超网络 出处:《复旦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前团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科研组织模式,据统计,在诺贝尔奖设立之初的25年,合作研究获奖项目占获奖项目总数的41%;在第二个25年,比例提高到65%;在第三个25年,比例已上升至75%。我国三大国家级科技奖励中,科研团队获奖比例更高,以国家自然科学奖为例,2009年受理项目中,以团队形式申报的已达85%。由此可见,科研团队已经成为创造知识财富的主要力量,如何加强其知识资源及任务的管理,对于科研团队乃至社会科研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我国当前正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科研团队的科研绩效不仅影响着我国科技竞争的实力,同时牵系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运。 据本论文的调研数据显示,在上海市科研院所的科研团队中,有高达90%的被调查者认为“科研团队最大的问题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同时有58%的被调查者认为“科研任务的管理中关于科研任务的分配、合作以及业绩的评价不合理是影响科研人员创造性的最主要因素”。而关于科研任务的分配方式的调研数据显示,有6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主要靠项目负责人根据情况进行分配”这一选项,而同时有40%的被调查者反应这种任务管理机制是不合理的。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当前科研团队的知识及任务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在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当前科研效率低下的现状。本论文希望通过研究,为解决当前我国科研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和借鉴。 科研团队作为科研项目的承担主体,如何围绕着团队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充分的组织和调动团队内部的知识资源来取得更高的绩效,是其存在的永恒主题。因此本论文选择从知识资源供求的角度,研究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管理的问题,即研究科研团队项目任务作为知识的需求方,与科研团队作为知识的供给方,如何通过团队内人才个体基于知识协作和任务激励的知识创新活动,达到供求均衡的动态过程,从而推动科研团队完成管理项目、培养人才和积累知识的历史使命。为了研究该问题,本论首先利用知识网络的分析方法,分析了科研团队内知识资源的差异化供给与差异化需求,具体来讲包括科研团队知识资源的状况与结构分布、团队核心知识资源的状况、团队成员个体的知识资源禀赋,以及团队任务的知识创新需求等问题,这将为进一步研究科研团队的知识创新活动与知识资源的供求匹配管理奠定基础。 在当前科研项目对知识创新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下,基于讨论与交流的知识协作,在科研团队的知识创新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本论文在研究了科研团队内知识资源供求状况之后,又深入的分析了科研人员基于任务激励与知识协作的知识创新活动。进一步运用知识网络的分析方法,对科研人员基于知识资源差异的任务激励和协作的效率进行了量化,并以此作为影响科研团队知识资源供求匹配过程的最重要因素,建立了科研团队基于知识协作的任务分配网络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算法。最后运用案例研究对结论进行了验证,结合运行的结论,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本论文最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 1、当科研人员i在与j共同协作任务k中能够学到足够多知识时,也就是说受到的任务激励足够强时,科研人员i总是愿意参与协作。 2、当协作的科研人员i和j的边际贡献的总边际效用,等于协作的科研人员i和j的机会成本和该项任务对于参与协作的科研人员i和j协作激励的总和所折算的时间的一半时,科研人员i和j一起协作任务k的情况才会发生。 3、对于任务k来讲,科研人员i和j协作的机会成本之差,要等于任务对于j和i的任务激励之差时,他们会选择在任务k上进行协作。也就是说具有较低机会成本的人将有较高的任务激励,一般来讲较低机会成本的人的知识基础较弱,因此在任务的共同协作中他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他的收获更大,所以说他的任务激励更强。另一方面也说明,如果两个科研人员在任务k中要均等地分享威信,具有较低机会成本的科研人员必须贡献更多的时间在协作上,以便补偿他或她在任务k的协作中所获得的成就激励。 4、只有当科研人员i和j协作的边际效用即协作的激励足够强时,并大于单个人独立工作时,协作才会发生。而当协作的激励很弱时,将没有协作发生。在没有协作发生的情况下,科研人员个人总是会优先选择对于自身来讲边际效用高的任务。也就是说当任务的激励极度低下时,将不仅没有人愿意参与该项工作的协作,同时也没有人愿意独立承担该项工作,最后导致任务没有人承担,而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 5、对于一种被选择的消耗更多协作时间的任务,它必须能够产生出一个足够大的边际效用以补偿它的额外的时间和精力付出,才能被协作的科研人员选中,否侧将无人参与该项任务的协作。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从知识资源供求匹配管理的角度,研究了科研团队的任务作为知识创新的需求方,科研团队作为知识的供给方,如何通过科研人员的知识创新活动达到供求均衡的动态过程。本论文主要从科研任务的知识特性以及科研人员的任务激励出发,研究了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管理的问题。 2、在团队环境下研究了科研人员之间的知识协作。本论文基于科研团队成员所掌握的知识资源的差异性,深刻的剖析了科研人员之间的知识协作意愿和可能性,以及这种协作对科研团队人才培养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意义,为更好的管理科研团队的知识协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3、运用相对定量化的数学建模方法,研究了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管理的问题。由于知识创新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使得古典的起源于泰勒时代以控制人的生产活动为基本理念的任务管理方法已经失效了,为了弥补这一缺失,本论文力求从任务的知识特性入手,把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变量引入模型,用知识网络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了科研任务的管理问题,希望对科研团队知识及任务的量化管理提供一些启发。 4、拓展了已有的知识网络模型。本文构建了科研团队任务、知识及人员的知识网络模型,在原有的知识超网络模型基础上,增加了科研团队项目任务的知识网络分析。并基于以往学者关于网络节点的度的分析,对科研团队人员之间知识的相似度、人员的知识创新效率、关键知识节点流失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此外,任务作为包含有新知识需求的主体引入知识网络,意味着科研团队的知识网络具有了内生茁壮的动力机制,这是有别于以往学者们所研究的靠外部资源引入来分析茁壮性的知识网络的。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24;G31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肖建华;李雅楠;;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中的科研组织智力资本结构特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1535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53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