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马尔凯科学话语分析的方法模式及其社会学价值

发布时间:2018-05-13 13:37

  本文选题:话语分析 + 马尔凯 ; 参考:《科学与社会》2015年03期


【摘要】:关于马尔凯以及约克学派的科学话语分析在SSK中的理论贡献已经有诸多的评述,但研究者较少讨论话语分析的方法基础。本文集中分析马尔凯科学话语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和分析模式,以及其演变过程,并确定其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讨论了马尔凯所开创的话语分析方法在当今社会学研究中所具有的价值。
[Abstract]: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comments on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of scientific discourse analysis of Markey and York school in SSK, but researchers seldom discuss the methodological basis of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thodological basis and analytical model of Markey's scientific discourse analysis method and its evolution process, and determines its core element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value of the discourse analysis method initiated by Markey in the present sociological research.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分类号】:C91;G3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鹏;林聚任;;话语分析与社会研究方法论变革[J];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2 林聚任;;从话语分析到反思性——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向[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02期

3 王彦雨;林聚任;;科学世界的话语建构:马尔凯话语分析研究纲领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海生;;中国公共预算研究现状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李金辉;;科学解释学的三重维度[J];北方论丛;2006年01期

3 阎光才;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与教育实践——兼批激进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和课程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4 韩志伟;科技期刊涉及的优先权问题及其争优模式建构[J];编辑学报;2004年06期

5 陈红梅;;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向[J];编辑之友;2012年05期

6 梁美妍;周桂林;;真实与幻象:对社会科学中的科学仪器应用的反思[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7 陈风华;;论后学院科学时代的科学规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0期

8 丁华东;;论档案记忆研究的学术坐标[J];档案管理;2011年02期

9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一种社会学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张青;邓芳丽;;网络教育时空中师生主体性的表现特征及其变化原因[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卢艳君;;对默顿科学社会学未来发展走向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2 卢艳君;;对默顿科学社会学未来发展走向的思考[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3 谭笑;刘兵;;科学史中修辞学的三种主要形态研究[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孙颖通;;1979-1994年中国“伪科学事件”与科普政策的互动影响——以人体特异功能事件为例[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07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蔡胜军;;会计准则文化的社会表征与认同[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蔡胜军;何昊;;会计准则文化的社会表征与认同[A];第三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恺;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李蓉;论库恩科学哲学的社会学转向[D];武汉大学;2010年

4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5 应方淦;基于生活世界视角的成人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建忠;唯物史观视域中曼海姆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贺建芹;行动者的能动性观念及其适当性反思[D];山东大学;2011年

9 崔智英;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岳平;当代中国犯罪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江;科学知识观的转型及其对科学教学的意义[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胜辉;“历史转向”中的科学知识社会学[D];河南大学;2011年

3 胡锦;语文教科书中族群文化选择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谭帮换;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董婧;自我回归的寓言[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伟;中美基础研究科技政策决策与执行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段静;巴里·巴恩斯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栋梁;科技与政治:互动性关系探析[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1年

9 柳佳;从心理机制到意义建构[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梁静;波普尔与费耶阿本德科学划界标准观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彦雨;林聚任;;科学世界的话语建构:马尔凯话语分析研究纲领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智学;话语分析中的“连贯性假设”[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1年01期

2 范宏雅;近三十年话语分析研究述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邓琪,郭绪文;访谈节目的话语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陈建祥;话语分析基础理论的衍变[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孙力;;话语分析中的认知与逻辑[J];学术交流;2005年12期

6 王利君;舒奇志;;话语分析与阅读理解教学[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陈永进;;话语分析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艾为珍;;近十年国内话语分析研究述评[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9 王雪畅;韩芳;;论关联理论对话语分析的贡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张菊荣;孔翔兰;高阳;江勇;;政论文本的多向度话语分析——费尔克罗夫“多向度话语分析模式”的新尝试[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周静敏;;活跃在法律实践领域的话语分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阎志刚;;从管制到服务:对农民工公共政策及其问题的一种话语分析[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毛浩然;徐赳赳;;Widdowson和“前语篇”概念——《语篇,语境,,前语篇——话语分析中的关键问题》介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鲁曼俐;;话语分析与外语听力教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5 徐晓叶楠;林丹华;;“神奇的心灵捕手”:对华语影视作品的心理医生形象建构策略的话语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俞容龄;;入境旅游者的积极体验:质的研究角度[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 刘津;多向度的话语分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2 顾曰国;话语研究纵横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陈力丹;深刻地理解新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4 美国加州洛杉矶Loyola法学院教授 国际法律语言学家学会第五任主席 皮特·逖尔斯玛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 黄萍 译;语言理解之于司法体系至关重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爱军;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竞春;短信息社会构建功能的话语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滕达;奥巴马电台演讲的积极话语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孙金波;评价理论视角下的温总理演讲的积极话语分析[D];新疆大学;2012年

4 白洪波;评价理论视角下奥巴马上海演讲语篇的积极话语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5 张晶;医务电视剧对白的话语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6 戴宇辰;话语的角力场—关于中日“钓鱼岛”事件的中国当代话语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侯瑞;伊战期间美国新闻发布会的批判性话语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刘慧;当代中国传播话语分析初探[D];云南大学;2010年

9 于琨;从话语分析视角看中日媒体有关“有毒水饺”事件报道[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10 屠燕云;编译新闻的话语分析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83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883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7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