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苏科技镇长团工作绩效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3 14:51

  本文选题:系统动力学 + 科技镇长团 ; 参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21期


【摘要】:基于系统动力学对江苏科技镇长团工作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构建了科技镇长团工作绩效因果关系模型,分析了因果关系,基于数据的可得性、可计算性和现实性,得出了科技镇长团工作体系关系流图,对科技镇长团工作绩效动态结构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影响科技镇长团工作绩效的因素,探索了企业、地方、镇长团成员和派出单位四方共赢的长效机制,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Abstract]:Based on the system dynamics,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wnship, comb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constructs a causality model of the work performance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yor, analyzes the causality, based on the availability of data. On the basis of computability and reality, the relationship flow diagram of the work system of the sci-tech mayor regiment is obtained, the dynamic structure model of the work performance of the sci-tech mayor regiment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work performance of the sci-tech mayor regiment are studied, and the enterprises and places are explored.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the long-term win-win mechanism for the members of the mayor's regiment and the dispatched units is put forward. Finally,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GXS4D083) 江苏省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项目(201503) 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资助科研项目(20140076)、“江苏开发园区人才竞争力评价研究”(BRA2015541) 江苏省科协调研项目(201509)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B-b201301022)
【分类号】:F127;G32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灏晨;夏国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广西区域创新系统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06期

2 苏屹;李柏洲;;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年01期

3 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年02期

4 康健;胡祖光;;基于区域产业互动的三螺旋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14年05期

5 严炜炜;;产业集群跨系统创新服务融合系统动力学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健萍;姜虹;;推进产学研合作的一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14期

2 熊季霞;李洁;朱佩枫;卜胜娟;;江苏省产学研合作主要模式及发展对策[J];经济与管理;2011年07期

3 闫莹;李祖福;;山西省科技发展能力分析——基于系统动力学[J];技术经济;2011年10期

4 赵士玉;张福平;王新华;;工业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以青岛市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8期

5 管理;王润;;青岛市官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2年04期

6 宁宇新;李静;;基于群决策系统的产学研联盟创新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20期

7 朱茜;董洁;邱光宇;;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研究——以江苏大学“1863”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3期

8 徐建中;李荣生;;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7期

9 吴雷;;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2期

10 李柏洲;罗小芳;;大型企业原始创新产出指标的确定与成果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媛媛;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机制构建与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杨琦玮;中国发达地区制造业区域创新模式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曾雁冰;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问题建模与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梅芳;产学研合作成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荣;国家高新区创新主体间功能转换及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段志雁;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波动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吴传荣;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何爽;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苏屹;我国大型工业企业原始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李成龙;产学研耦合—互动创新机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学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08期

2 徐力行;高伟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12期

3 耿殿贺;原毅军;;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企业动态创新能力的机理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4期

4 厉以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及其发展[J];江苏高教;1995年01期

5 石薛桥;;地方政府在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06年02期

6 张秀萍;迟景明;胡晓丽;;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业型大学管理模式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05期

7 穆荣平,赵兰香;产学研合作中若干问题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1998年02期

8 刘颖;陈继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的自组织机理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5期

9 王晓鸣;汪洋;李明;杨俊;;城市发展政策决策的系统动力学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2期

10 陈民芳,陈京民,宋薇;企业原始技术创新与创新团队管理[J];科技与经济;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先进;严密;严亚兰;;中国网络环境的系统动力学建模[J];中国软科学;2007年01期

2 聂雅;李秀芬;;系统动力学与学习型组织[J];商场现代化;2008年23期

3 汤清;袁慧明;;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下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4期

4 王国红;吴晓明;唐丽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技术集群产学研集成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7期

5 王鹏;马爱霞;;系统动力学在药品分销渠道评价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2年06期

6 胡亮;;系统动力学应用于环境保护中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Z1期

7 马国丰;陆居一;;国内外系统动力学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06期

8 郭秀颖;杨晓磊;惠晓峰;;基于系统动力学下黑龙江省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02期

9 林文;第十五届国际系统动力学会议拟于六月在上海举行[J];系统工程;1987年03期

10 崔志明;马荣昌;;系统动力学在县域发展战略中的应用探索[J];开发研究;199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其藩;;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的发展与延拓[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徐鉴;;时滞诱发的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A];第二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贾英宏;;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的发展现状与相关问题[A];第四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裴伟民;刘树安;徐梅;徐绍良;李长辉;;系统动力学——复杂问题决策的工具[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5 甄富允;杜国志;;系统动力学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刘宇熹;杨波;;微分方程定性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徐向阳;石刚;;系统动力学在汽车市场预测中的运用和研究[A];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四)[C];2007年

8 贾仁安;涂国平;陆伟锋;管春;;用系统动力学研究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论及其功能[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黄贤凤;王建华;;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10 贾伟强;;系统动力学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5:现代社会危机管理与风险决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通讯员 施教 本报记者 钱红艳;系统思考,给学生一种观察世界的全新眼光[N];南京日报;2010年

2 徐传德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系统思考创新应用进课堂[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3 丁志军;思考层次的进化与思维的革命[N];中华读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宏江;公共项目管理过程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李济;可换系统动力学与格点系统的扩散轨道[D];南京大学;2012年

3 贾启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复杂供应链系统协同策略建模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孟令兴;系统动力学建构下交通枢纽型经济的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5 于游洋;基于复杂网络的博弈系统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钟立新;基于博弈模型的复杂系统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宋喜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刘波;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洪山;广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鹏;系统动力学在软件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张普成;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休闲分析[D];湘潭大学;2008年

4 陈冬华;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尤式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竞技人才培养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6 张淑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影响因素分析[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7 高倩;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8 林伟新;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及数值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9 徐海霞;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铝型材项目经济评价[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雪琪;基于系统动力学的A生产企业二级库存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83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1883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5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