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关系网络对海归科学家产出的影响——以中国“青年千人计划”为例
本文选题:海归科学家 + 二元网络 ; 参考:《中国科技论坛》2015年09期
【摘要】:海归科学家既有基于母国纽带关系的国内网络,又有基于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国际网络。这种职业关系的二元网络对科学产出起着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首批"青年千人计划"143位海归科学家为研究对象,探讨国际与国内的二元关系网络对科学产出数量和质量的影响。选取该群体个人履历信息、职业发展轨迹信息、从博士毕业至2013年间发表的3061篇国际SCI科学论文建立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回归。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合作网络对海归科学家的科学产出具有显著影响,国内关系纽带对海归科学家科学产出的作用呈倒U型曲线。
[Abstract]:Overseas scientists have both domestic networks based on home ties and international networks based on foreign learning and work experience. This dual network of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cientific output. In this paper, 143 returned scientists in China's first batch of "Young people Plan" are studied, and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dual relationship network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cientific output is discussed. The panel data of 3061 international sci scientific papers published from Ph. D. to 2013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negative binomial panel model was used to measure regress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network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cientific output of returned scientis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countries plays an inverted U-shaped role in the scientific output of returned scientist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基金】: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135”规划项目“科技与创新的规律及理论”课题
【分类号】:G3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思平;于永达;;技术转移、“海归”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中国光伏产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11期
2 李平;许家云;;金融市场发展、海归与技术扩散:基于中国海归创办新企业视角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02期
3 朱敏;许家云;;海外人才回流与FDI技术溢出——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珩;周建中;;基于CV分析方法对中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特征研究——以“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罗思平;于永达;;国际技术转移、本土创新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光伏、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2000—2011年)[J];公共管理评论;2013年01期
3 袁勇志;肖方鑫;;双重网络嵌入对海外人才跨国创业的影响研究——基于创业阶段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11期
4 周泽将;李艳萍;胡琴;;海归高管与企业创新投入:高管持股的调节作用——基于创业板企业的实证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5 罗顺均;;“引智”学习、组织信任及企业技术能力提升——基于珠江钢琴1987~2012年的纵向案例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09期
6 赵爽;;网络特征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7 郑霞;;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11期
8 鲁晓;洪伟;何光喜;;海归科学家的学术与创新: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数据分析[J];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14年02期
9 杨柳;彭希羡;;国外开放存取领域作者群体及其研究主题探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年06期
10 陈怡安;;国际智力回流的知识溢出效应:一个文献评述与展望[J];产业经济评论(山东大学);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代还;段异兵;潘紫燕;;海归科学家二元关系网络对科学产出的影响——基于中国青年海归科学家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2:科研和创新绩效管理(Ⅰ)[C];2014年
2 范兆斌;刘德学;;海归的动态技术转移效应: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3 孙冰;姚洪涛;;全球化背景下创新网络适应性演化及仿真研究——基于市场环境视角的分析[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妮;汽车核心企业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2 党建兵;跨组织联结、资源管理与企业创新绩效[D];南京大学;2013年
3 陈怡安;中国海外人才回流的国际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4 万炜;知识流动视角下产业创新网络国际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于琦;生物医学领域科研合作现状及预测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6 赵昱;创新资源国际流动格局、过程及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何晓燕;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资本增值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8 袁德利;企业跨境上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战略风险治理的视角[D];南开大学;2014年
9 范惠明;高校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邓韬;地方权益集团及其相关主体的博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郭宇钊;价值网络的结构特征对开放式创新绩效的作用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马岚轩;社会资本结构维度对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3 申延杰;光伏产业政府扶持政策效应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4 戴郁静;“海归”回国创业中的地方政府支持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5 刘秀;价值网络关系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创新型和互补型价值主张实现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6 施融;中国大学生国际流动风险识别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7 李晓姣;企业家特质、制度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8 聂萼辉;中国留学生回流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9 胡曦;增进创新团队合作与绩效的实证及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平;鲁婧颉;;R&D全球化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文献综述[J];当代亚太;2006年09期
2 邓召明,范伟;我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10期
3 王华;赖明勇;柒江艺;;国际技术转移、异质性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12期
4 魏浩;王宸;毛日f;;国际间人才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2年01期
5 陈刚;李树;刘樱;;银行信贷、股市融资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动态[J];经济评论;2009年06期
6 林毅夫;张鹏飞;;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年04期
7 李平;许家云;;国际智力回流的技术扩散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区差异及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1年03期
8 张兵,李晓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渐进有效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9 姚树洁,冯根福,姜春霞;中国银行业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8期
10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炜;;中科院:借力“千人计划”提升科技创新能力[J];人才资源开发;2012年09期
2 ;浙江:加快实施“千人计划”[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7期
3 ;心中有数[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39期
4 高杰;;关于完善我国“千人计划”的提案[J];中国科技产业;2013年03期
5 陈九;;坏经济成就纽约“板儿爷”[J];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27期
6 ;“青年千人计划”呼唤高端“海归”回国 5年将引进2000优秀海外青年人才[J];中国科技产业;2010年12期
7 汪燕;牟眸;;实现“千人计划”的乘数效应[J];浙江经济;2012年19期
8 向家金;李姜洁;;一条建议解决千人用水难[J];楚天主人;2012年12期
9 ;官员声音[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3年08期
10 风文;;舒华举行元旦千人健康跑[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千人计划“基于直流电压变换及调控的大型风电集群直流分布并网关键技术实证性研究”项目启动[A];《风电技术》2013年06月第3期(总第39期)[C];2013年
2 ;国电集团参加“千人计划”太湖峰会专家创新创业成果展[A];《电站信息》2012年第9期[C];2012年
3 乔德华;;“千人访万家”活动的分析与启示[A];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2年
4 王法玉;;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架设家校共育桥梁[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5 罗之基;;佤族的人祭及其革除[A];民族学研究第六辑[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郁芬;我省部署申报“千人计划”[N];新华日报;2010年
2 记者 刘娜 通讯员 任才;我省新增7名“千人计划”人才[N];湖北日报;2011年
3 周继坚;退出机制是保持“千人计划”活力的必要措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4 杜树人;千斤重担千人担[N];人民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李刚;银川千人棋赛措手不及[N];宁夏日报;2009年
6 记者 付洪军;珠海海归博士入选国家“千人计划”[N];珠海特区报;2009年
7 记者 田建平;我省海外高端人才又有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N];山西日报;2010年
8 杨瑜婷;“千人计划”2岁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记者 王皓;6家创业企业拥有多名“千人”“海聚”人才[N];北京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钱怡 实习生 何启洲;国家“千人计划”苏州30席[N];苏州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2055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05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