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结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及有序性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耗散结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及有序性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南大学》 2010年
基于耗散结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及有序性评价研究
朱桂菊
【摘要】:世界范围内的实践表明,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和主要特征,良好的金融政策和金融服务,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如何动员全社会的金融资源参与到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中去,是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然而,通过对现有文献研究表明,对科技金融的研究还缺乏在一个不断演进的环境中以及科技金融体系结构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去理解。 本文吸取和借鉴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耗散结构化模型的运行机制以及有序性评价方法,为我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首先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参与主体和功能定位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该体系耗散结构化特征,并对体系耗散结构化模型的构建和运行机制进行研究;然后,基于耗散结构熵变与有序性之间的关系,对耗散结构模型运行过程中的熵流以及熵变进行定量研究并建立基于熵变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有序性评价模型;接着,在确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有序性评价序参量的基础上,基于信息熵原理,结合专家打分法,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有序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在前面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灰色关联法(GRA)和广义最大熵法(GME)来测算2000-2008年我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关联熵和运行熵,从而评价这九年间我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有序演化进程。同时,通过时间序列的纵向对比以及评价指标间的横向对比,发现我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有待加强和完善的地方,并针对性地提出我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耗散结构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24;F832;G3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满四;;关于设立广州科技金融促进会的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松奇;创业投资与自主创新体系建设[J];银行家;2005年09期
2 徐义国;;科技金融:对条件财务模式的理念革新和实践跨越[J];银行家;2008年05期
3 熊学兵;;基于复杂性科学管理熵理论的公共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财贸研究;2010年02期
4 卢福财;企业融资方式演变的历史逻辑与国际比较[J];当代财经;2001年04期
5 赵俊平;李建辉;于献策;;城市投融资体系完善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李鹤龄;信息熵、玻尔兹曼熵以及克劳修斯熵之间的关系——兼论玻尔兹曼熵和克劳修斯熵是否等价[J];大学物理;2004年12期
7 申维;自组织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及其地学应用[J];地质地球化学;2001年03期
8 刘发林;薛亮;冯超;吕勇;;湖南省重要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福建林业科技;2009年02期
9 邢福石;耗散结构与区域经济[J];系统工程;1994年02期
10 杨光;;基于风险共担的供应链融资渠道研究[J];北方经贸;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韩士德;[N];科技日报;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联蓉;王利明;;破窗理论与大学班级管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尹晓峰;;物理教学中涉及到的几种熵及其拓展简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李冬敏,方鑫;我国风险投资现状与政府作用的发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黄蓓;生命形成的有序性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张小娟;高敏华;郭兴芬;;库尔勒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1期
6 姜玲玲;;创新型秘书人才培养的耗散结构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郭丽华;崔玉姝;熊凤山;;创建型农业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策略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3期
8 文余源;段娟;;城乡互动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及其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9 郝云龙;王林和;张国盛;;论生态系统的目的[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10 高春凤;;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雄锋;史晓辉;王蒙;;我国科技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效应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志勇;;论学科交叉的自组织机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叶春;;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耗散结构分析[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4 何再朗;张梅;;应用灰关联分析方法优选构筑渡场方案[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曙光;王丹莉;;增量式渐进变迁、微观主体自主创新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纪念中国农村改革30周年[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6 赵敏;刘萍;施爱萍;;基于DEA方法的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1)][C];2011年
7 郝云宏;李文博;曲亮;;企业集成创新系统的深层耦合机理及其复杂性涌现[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鲍宗豪;;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需求理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9 王德军;;逻辑分析与审美直觉的双重变奏——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现代化的特征和前景[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游伯笙;蔡丽华;;自主创新与政府促进机制的完善[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顺东;基于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李士金;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韩广;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翟丽丽;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技术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8 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胡元林;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评价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念;中国轿车自主品牌生态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志钦;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借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潘慧灵;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企业战略决策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亿;小企业融资难破解途径探析:民间信贷的体制内转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少军;建筑业可持续竞争力比较分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天宝;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郑如岩;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室内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晓枫;开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9 李晓霞;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丁晨;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满四;;广州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李建林;赵玲;;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探析[J];当代经济;2013年01期
3 卢金贵;陈振权;;广东科技金融工作的实践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4期
4 翟京;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强化服务意识 夯实基础建设[J];科技潮;2004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冠英;我国科技金融资源配置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2 朱强;中国科技金融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运通,胡江碧;模糊评判的数学模型及其参数估计[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温庆峰;刘洪伟;张伟;;资本运营绩效熵权模糊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3 刘海虹;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与银行危机相关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3期
4 高顺芝;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设计[J];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08期
5 吴宗法,王浣尘,沈猛;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优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S3期
6 王佩艳,耿强,汪建;融资模式效率比较与我国融资模式的选择[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07期
7 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朱冰;;产权交易市场回顾与前瞻[J];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03期
9 许开立,王永久,陈宝智;多目标模糊评价模型与评价等级计算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10 谷国锋,张秀英;区域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霍映宝;CSI模型构建及其参数的GME的综合估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鲍洋春;国有企业融资效率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哈商行科技与金融结合课题组;建立我省科技与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金融;2005年08期
2 林飞;孙丰山;;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改进金融服务的思考[J];济南金融;2005年11期
3 杨忠海;;论我国民营经济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J];学术交流;2006年05期
4 赵启华;裴志忠;;聚焦农村金融支持难点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吉安县个案的调查[J];金融与经济;2007年02期
5 高长宝;;对基层央行构建多元服务体系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西安金融;2007年04期
6 易继滨;;加强基层人民银行的金融服务创新[J];经营与管理;2008年02期
7 姚凤阁;李宝德;;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性研究[J];北方经贸;2008年04期
8 全江波;;实现阿拉善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金融服务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8年12期
9 刘菊芹;;金融视角下的县域产业集群发展道路[J];江苏商论;2009年01期
10 周雄;;消费信贷与经济发展问题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薛平;;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冯珊;;经济系统的耗散结构观[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3 李继军;陈宝书;;具有耗散结构特征的绿色营销[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陈全;;档案系统的“耗散结构”分析[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高潮;张璋;;积累机制与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6 王堃;;草地生态系统受损的耗散结构机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孙宏义;;用植被覆盖度表示的反沙漠化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熵论证[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陈智启;方伟;陈宇;;热声发动机的格子气模拟[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李新春;陶学禹;;国有企业持续发展复杂性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10 张岱;金宝荣;;耗散结构与人体的熵变[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武晓庆 张亚男;[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2 杨晓帆;[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3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焦瑾璞;[N];国际商报;2008年
4 王士杰;[N];衡水日报;2006年
5 刘卫东;[N];金融时报;2007年
6 宋焱;[N];金融时报;2007年
7 吴佳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8 武志成;[N];天津日报;2007年
9 记者 吴可心;[N];赤峰日报;2009年
10 ;[N];人民政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丙丰;环境质量遥感评价的熵模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辅松;基于自组织演化的高校成长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史学斌;基于熵定律的人口分布与再分布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刘兴国;基于耗散结构的球队型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姜孔桥;基于循环经济的石化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张宗祥;基于系统分析的中国股份制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才华;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黑龙江省城市系统演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凌四立;大学学科群系统演进中的学术团队及其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金镭;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10 卢钦;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D];河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桂菊;基于耗散结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及有序性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章国政;构建小微企业多层级金融服务体系的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王嫱;天津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4 付美荣;化学反应体系中的耗散结构[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思帅;基于耗散结构的高速铁路运营事故演化机理[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梁辰;基于耗散结构的耕地系统灰色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甘甜;总部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体系对西安高新区企业融资效率影响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09年
8 张耳敏;基于耗散理论的三维流体空间网站系统中生命绵延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蒋强;基于耗散结构论的企业安全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吴仕荣;数学、耗散结构及混沌中的“系统”与“非系统”差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耗散结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及有序性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8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48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