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奖励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05:14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基础的科研评价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对于如何更加合理、客观、公正的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科技成果奖励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从系统分析出发,依据社会学和统计学构建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国家科技奖励政策精神、奖励目的和要求,对现有科技奖励评价指标体系作出改进,建立了多层次和多级别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专家评分方面,统一评分分值,保证了各指标分值在乘以各加权系数计算后分值的统一。使评价指标更为明确,客观,确保指标更为合理化。 其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科技成果奖励评价的指标进行客观赋权(隐变量通过一个或多个显变量进行测量,根据可观测的显变量,借助AMOS软件可计算出隐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路径系数),计算出路径系数;并采用德尔菲主观赋权法,对指标权数进行合理的调整,实现对各指标的主、客观相结合的赋权。从而达到了既考虑到专家的意见,又不完全依靠专家意见进行评审的目的,减少了由专家决策所带来的人为因素的影响。 最后,根据EXCEL模拟的25个专家对24个评审项目的打分、各指标间的权数、运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出24个评审项目的总得分排序。实证分析表明,本文所用德尔菲与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的赋权方法以及线性加权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24;G311
本文编号:2597852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24;G3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伟;科技奖励评审模型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王凡,张耀良;关于“权”及确定权重分配方法的探讨[J];系统工程;1993年05期
3 关天云;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科技成果奖励评审中的应用[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5年04期
4 郭明杰 ,魏然 ,王进;特尔斐法简介[J];经营管理者;1999年06期
5 蔡辉,沈婉兰;医院综合效益评价中的权数(一)——信息权数[J];中国医院统计;1997年02期
6 王昆,宋海洲;三种客观权重赋权法的比较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06期
7 万君康;关于建立科技奖励学的设想[J];科技管理研究;1994年04期
8 吴兆龙,丁晓;结构方程模型的理论、建立与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06期
9 杨爱华;;对我国科技奖励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从200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谈起[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5期
10 郭元锋;杨远芬;彭佼蛟;王锐;;科技奖励评审系统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2597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597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