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创造性评价:参考系、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3-24 14:41
【摘要】:创造性(Creativity)是指创建、生产、造就等,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Guilford(1950)首次在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Structure Of Intellect,SOI)将创造性思维划分为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DT)和聚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CT),前者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根据Guilford(1950)的理论,发散思维具有四个特征,分别是流畅性(Fluency)、独特性(Originality or Novelty or Uniqueness)、变通性(Flexibility)和精致性(Elaboration)。测量发散思维能力的工具有许多种,长久以来研究者们根据Guilford(1950)的创造性理论也发展出了多种评价发散性思维的方法,其中对独特性这一特征的评价方法最多,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按照创造性评分时参照的对象或依据的标准可以将独特性的评价方式分为客观的评价和主观的评价:客观的评价方法是指运用一些数学和统计的方法对所有被试的答案进行统计加权等方式来进行独特性评价,整个评价过程不依赖于主试或被试的主观想法;主观的评价方法在评分时则需要依靠评分员依据他们自身的理解、主观经验或专业能力等来完成独特性的评价,受评价者的主关影响较大。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评价,都只是针对创造性任务的结果给一个分数,而没有考虑创造性任务过程中被试的表现。因此本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一个新的评价创造性的指标,从创造性任务过程的角度出发,探讨被试的创造性水平,那就是创造效率,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创造性任务的表现(创造效率=任务总时间内的创造性得分/有效时间,其中任务总时间,是指主试给被试完成创造性任务的总时长;有效时间,是在任务总时间内被试进行思考并产生结果所花费的实际时长),分为流畅性效率和独特性效率(流畅性效率=任务总时间内的流畅性得分/有效时间;独特性效率=任务总时间内的独特性得分/有效时间)。本研究采用多用途任务(Alternate Use Task,AUT)测量发散性思维,选取流畅性和独特性两个测量维度,从创造性评价的评价主体和评价参考系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创造性的评价指标。其中,评价主体分为被试自己和专业评分者,即自评和他评;评价参考系分为参考单个被试和参考整个被试组,因此,一共有三种不同的评价方法,第一:参照自我的被试自评(Self-Reference Rating,SRR),即被试在参考自己答案的基础上,自己给自己评分;第二:参照个体的评分者评价(Individual-Reference Rating,IRR),也可以称作参照个体的他人评价,即评分者参照单个被试的答案给每个被试评分;第三,参照群体的评分者评价(Group-Reference Rating,GRR),也可以称作参照被试组的他人评价,即评分者参照所有被试的答案给每个被试评分。探究三种评分方法的的评价结果是否有差异,同时从三种评价方法的角度分别考察创造性效率和创造性分数两个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实验1在AUT任务中初步探究参考系、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考察相同参考系的SRR和IRR两种评价方法下得分和效率两种指标在时间段上的具体表现。要求被试完成4个AUT任务,每个任务3分钟。被试完成之后,参照自己写的答案,给每一道题的每一个答案进行独特性评价(1表示完全不独特——4表示非常独特),作为被试的自评独特性,即SRR。之后选取2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作为评分者以每个被试的答案为参考为每个被试进行1-4点独特性评分(1表示完全不独特——4表示非常独特),即IRR。结果发现流畅性得分与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并且二者在时间的表现上都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独特性方面,SRR和IRR两种评分方法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两种评分方法的独特性效率和独特性得分都显著正相关。但是在具体时间的表现上,分数和效率存在差异:得分指标上,SRR独特性得分和IRR独特性得分在第一分钟到第二分钟急剧下降,第二分钟到第三分钟趋于平稳;效率指标上,SRR独特性效率和IRR独特性效率整个时间段上都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实验2在更长时间的AUT任务中,考察在更大的时间窗口下SRR和IRR两种评价方法下得分和效率两种指标在时间段上的具体表现。将AUT任务的时间延长到6分钟,拓宽了创造性在时间段上表现的窗口,评价方法同样采用SRR和IRR,IRR选取了3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作为评分者。结果发现流畅性得分与效率显著正相关,并且二者都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但是得分与效率在具体时间段的下降趋势有所不同。独特性方面,SRR和IRR两种评分方法的得分差异显著,并且两种方法的效率和得分都分别显著正相关。SRR和IRR的独特性得分和独特性效率两种指标在时间段的表现上,都呈现出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在具体阶段的表现上得分与效率存在差异:得分指标上,SRR独特性得分与IRR独特性得分都是从第一分钟到第五分钟持续下降,最后一分钟基本保持平稳;在效率指标上,SRR独特性效率与IRR独特性效率从第一分钟到第四分钟急剧下降,四分钟过后趋于平稳,第五分钟之后又开始下降。实验3纳入了GRR的评价方法,考察不同参考系和评价主体时,三种评价方法的得分和效率在时间段上的具体表现。同时,探究高创造性得分的个体创造效率如何,高创造效率的个体创造性得分又如何,以及高低得分组的被试分别在时间段上的具体表现。SRR和IRR的评价方式和实验2相同,GRR选取3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作为评分者,在参考所有被试的答案之后给每一个被试进行1-4点独特性评分(1表示完全不独特——4表示非常独特)。另外选取3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作为评分者进行IRR评分。结果发现,流畅性得分与流畅性效率显著正相关,并且流畅性得分高的个体流畅性效率也高,流畅性效率高的个体流畅性得分也高,同时高低组具有显著差异。在具体时间段的表现上,在得分方面,流畅性高分组的得分在六分钟之内一直持续下降,而流畅性低分组的得分到第四分钟便开始趋于平稳不再下降;在效率方面,流畅性高分组的效率在整个时间段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而流畅性低分组的效率到第五分钟就停止下降。独特性方面,SRR、IRR、GRR三种评分方法的独特性得分具有显著差异,其中SRR的得分显著高于IRR和GRR的得分,IRR和GRR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SRR、IRR、GRR三种评分方法各自的得分和效率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独特性得分高的个体独特性效率也高,独特性效率高的个体独特性得分也高,同时高低组差异显著。具体时间段的表现上,SRR、IRR、GRR高分组与低分组在时间段上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得分方面,SRR高低分组的阶段得分与时间段不存在交互效应,高分组的得分与低分组的得分都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IRR独特性高分组的得分与低分组的得分也都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高分组的变化趋势从第一分钟到第四分钟持续下降,之后趋于平缓,第五分钟后又开始下降,低分组的得分只在第二分钟到第三分钟显著下降,其余时段的没有显著的变化;GRR高分组的得分与低分组的得分也都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高分组直到第五分钟都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而低分组只在第二分钟到第三分钟显著下降,其余时段的没有显著的变化。效率方面,SRR、IRR、GRR三种评分方法的阶段效率与时间段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高分组与低分组的效率都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1)创造性中的被试自评和评分者评价的他评是不一样的,被试自评的创造性得分较高,而他评的创造性得分较低,不同的评价主体得到的评价结果是不一样的。(2)采用他评方法时,以单个被试的答案作为参考系和以所有被试的答案作为参考系时的创造性得分没有显著差异,他评时不同参考系对创造性得分没有影响。(3)在对创造性的评价中,被评价为高创造性的个体往往也具有高创造效率,能够最大限度地在有效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分数;被评价为低创造性的个体创造效率也低。(4)对于创造性的主观评价的方法,得分仍然是一个简单而可靠的评价指标。但是,在总分相同的前提下,高创造性得分的个体和低创造性得分的个体在任务时间内的变化模式有所不同。
【图文】:

流程图,任务单,流程图,任务结束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务。每个任务结束之后有休息的时间,你可以按 Enter 键继续。明白指导语之后,。”有被试均完成 5 个 AUT 任务。为了让被试熟悉实验操作的流程,将物品 1 砖头作外四个物品词语做为正式实验任务,四个任务的顺序为被试内随机呈现。AUT 具体 1000ms 注视点,提醒被试开始实验;接着被试准备好之后按空格键开始任务,每一钟,练习结束之后进入正式的实验阶段。每一任务结束之后有休息时间,被试可以按成所有的 AUT 任务。被试完成所有 AUT 任务之后,参照自己写的答案,给每一道进行 1-4 点独特性评分(1 表示完全不独特,2 表示比较比独特,3 表示比较独特,),作为被试的自评独特性分数。实验时长共需要 25min。

流畅性,阶段,评分方法


图 2 实验 1 流畅性阶段得分 图 3 实验 1 流畅性阶段效率实验 1 流畅性结果表明,(1)流畅性得分与流畅性效率这两个指标之间是显著正相关,(2)在时间段上,流畅性分数和效率都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但是在具体的时间段差异的显著水平有所差异。3.5.2 实验 1 独特性结果首先考察 SRR 和 IRR 两种评分方法在同一参考系下的评分效果,对两种评分方法分别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将两种评分方法的独特性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两种评分方法在得分上没有显著的差异,F(1,34)=0.04, p > 0.05, η2p=0.00。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今天,你科普了吗?[J];家庭生活指南;2017年01期

2 孟四清;齐欣;;中学生耐挫力现状调查与思考[J];天津教育;2016年11期

3 妮妮;;男生哭泣也正常[J];青少年科技博览;2017年06期

4 武瑞娟;王承璐;;西方模特更受欢迎吗?——模特类型和模特表情与消费者对模特的态度关系研究[J];营销科学学报;2016年04期

5 任重;王守成;;三亚市外来人口城市认同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J];报刊荟萃;2017年07期

6 戴海琦;宋宜梅;;基于认知诊断的被试类比推理测验行为分析[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7 汪安圣,邱子磊,钱秀莹;对一个初级运动系统的认知[J];心理学报;1988年01期

8 金瑜,李丹,章胜华;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的修订[J];心理科学通讯;1988年01期

9 谭立海;;现代心理学关于单词再认的研究——影响单词再认的因素[J];心理学探新;1988年02期

10 张厚粲,王晓平;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在我国的修订[J];心理学报;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雷;方平;Xu Xue;;茶道训练对大学生工作倦怠的减轻作用[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2 刘玉娟;郭孝军;梁晓;;单一被试实验在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唐汉瑛;张露;陈启玉;王若秋;周宗奎;;社交网站使用与青少年群体中的网络欺负:一项探索性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4 孙顺良;曾细花;;无辜受害者范式中的情景特征与不公正感、死亡焦虑和控制感的关系[A];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C];2019年

5 肖琦凯;莫雷;;不同说服力水平的原因在修正道德决策中的作用[A];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C];2019年

6 刘拓;曹亦薇;戴晓阳;;不拟合被试对项目参数估计的影响及对策[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田丽;方平;;主观自信心对群体决策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骆方;;职业选拔情境下被试作假的识别量表开发[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李秀君;张娟;焦业梦;赵翠翠;石文典;;多刺激背景下选择性注意对内隐学习的影响[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10 李圣腾;莫雷;;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对合作行为的影响[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玲 徐景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手机使用对认知有消极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2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陈颖;提取练习可提高预测判断准确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邓欢 国家民委民族语言文化心理重点研究基地 胡平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心理与教育重点研究基地 张积家;社会化情绪模仿具有适应性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4 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赵翥 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 陈巍;经验有助于镜像神经元预测动作意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5 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袁彦 周爱保;新技术下意识出体实验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6 陈叶烽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学生被试仍是实验室实验研究的上佳选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韩晓晨 编译;创造性也有阴暗面[N];中国青年报;2013年

8 韩晓晨 编译;抵触之下藏着好感[N];中国青年报;2012年

9 柳恒超 上海行政学院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人类情绪可以是无意识的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施美玲 孙澄宇;择偶复制:择偶受他人选择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雷;催产素对积极和消极社会线索的行为偏向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朱佳;自我参照对奖赏加工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3 刘娟;自我欺骗的消退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4 高红丽;智能讨论系统中的适应性认知多样性对讨论效果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5 杨桐;海洛因戒除者对毒品使用后果的控制感错觉[D];浙江大学;2018年

6 邝利丹;多被试复数fMRI数据组分析的盲源分离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7 李志爱;社会互动情景下群体内疚的心理和神经基础[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8 李璜;死亡提醒对吸烟者吸烟态度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成伟;面孔表情和面孔性别信息交互作用加工机制及发展特点[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10 崔潇潇(Xiao Carol Cui);金融素养、财务信息可读性与投资者决策[D];中央财经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珍珍;奖赏对注意选择的影响及其机制[D];西南大学;2019年

2 邬雨洲;降低个体自我欺骗水平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3 徐萌萌;红色在不同情景概念启动下对模棱两可面孔情绪识别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9年

4 宋依君;情绪诱发对外显攻击和内隐攻击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9年

5 吴盈;汉语语义对早期语音自动识别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9年

6 姜竹卿;创造性评价:参考系、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的作用[D];西南大学;2019年

7 焦恬nI;奖赏信息加工影响说谎与诚实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

8 刘晓宇;身体不满对理想体形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D];鲁东大学;2019年

9 杨文丽;安全感对认知偏向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10 蔡可路;主观社会阶层和基本心理需求对跨期决策的影响[D];鲁东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598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598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c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