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沈阳市科普场馆利用效率对策研究
【图文】: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国内外科普场馆发展现科普资源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从东、中、西部地区科普经费筹集额的数据对比看,部地区科普经费筹集额占全国总数的近七成,是中、西部地区经费之和的两倍多。人科普专项经费地区差异大,北京人均科普专项经费已超过5元人民币,而西藏人均科专项经费仅有0.22元人民币。另外,中国社会科普经费投入十分薄弱,目前各级政府政拨款是科普经费主要来源,,去年各级政府财政拨款科普经费32,5亿元人民币,而来社会捐助的科普经费为0.78亿元人民币,仅占总投入的1.7%[26]。
士学位论文第4章沈阳市科普场馆科普大篷车以及其它专门用于科普活动的科普宣传专用车15辆。科普画廊结果显示,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市已建成固定用于向社会公长度在10米以上的科普画廊1335个。门分布结果显示,在我市的科普画廊建设中,科协部门建设的数量最多,达一半,文化、科技、卫生、教育部门也占相当的比例,其他部门建设十分之一。详见图2。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华;;科技馆在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安庆科技;2007年04期
2 贾根良;王晓蓉;;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及其借鉴[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09期
3 韩锋;;公共物品多中心合作供给机制的构建——基于公共选择的视角[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04期
4 刘好;王新玲;;创新型城市理论的历史渊源[J];管理观察;2008年09期
5 李媛媛;张聪玲;;公共物品供给失灵的原因、表现、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9年06期
6 罗吉;王代敬;;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对策思考[J];经济纵横;2006年06期
7 陈晓婷;;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初探[J];江南论坛;2009年01期
8 陈伯成;;刍议科技馆与科技教育[J];科技成果纵横;2009年01期
9 赖华;张杰;付清华;;科普场馆视频点播系统的应用和探讨[J];科技广场;2008年10期
10 琉涛;玉宾;;科普场馆核心竞争力之所在[J];科技智囊;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雷晓康;公共物品提供模式的理论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越;大连市科技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韩娅宁;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化模式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3 罗松;论公共物品供给的责任机制[D];武汉大学;2004年
4 井玮薇;面向科技旅游的现代科技馆项目开发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彭彦;政府公共物品供给模式转变对多元经济主体的回应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李洪波;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胡蓉;公共政策对城市公共物品开发的引导作用[D];同济大学;2006年
8 时慧来;准公共物品与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郝利华;城市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的可行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李星;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创新型城市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41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64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