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科学和艺术:同源与互动

发布时间:2020-04-27 17:59
【摘要】: 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思维之树的两大主权,是人类文化的两翼,是人类心血、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科学与艺术的互动作为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将贯穿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本文以人类思维的生成与演进为中心逻辑线索,从对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类群(或社会)的矛盾运动的考察分析中,实事求是地得出了科学与艺术互动的必然结论。以此为基础,作者进一步认为,实现我国未来科技创新还应当开辟另类途径,即:紧紧围绕科学与艺术的互动作好文章,始终坚持不懈地充分动用各种艺术手段,做好科学普及、青少年儿童创造力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全文由前言、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文献研究、科学与艺术同源、科学与艺术互动以及结束语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引出论题,交代写作目的和动机,等等。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文献研究部分对他人的研究作了概括总结,点明立题的现实意义。科学与艺术同源部分,列出科学与艺术同源的宇宙学和人类学依据,指出作为“人为”和“为人”事业的科学和艺术,二者共同的客观基础是人与自然,二者产生与发展的源泉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类群(或社会)之间的矛盾运动。该部分从人与自然这一共同客观基础出发,沿着人类心智进化和人类“构造直觉”演化的历史逻辑线索,对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类群(或社会)之间的矛盾运动作出考察分析,从而得出科学与艺术同源的必然性结论。科学和艺术的互动部分引用若干事例论证科学和艺术互动的几种主要途径,进而提出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然后阐述围绕艺术作文章有助于实现未来科技创新的若干理由。结束语部分回到立题的出发点、意义和归宿,对实现未来科技创新提出若干主张。
【图文】:

中国人民大学,导论,美学,出版社


王雷·科学和艺术:同源与互动图6【1]、[2」参考文献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01,168一169页。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138页江泽民,《1995年5月26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新华月报}}

生活用品,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现实需要


王雷·科学和艺术:同源与互动聚体结构,图7(a)[4]为十聚体的侧面观,显示水平方向上双层折叠分子晶轴的三明治样结构,图7(b)[5]为俯视图,各种条带表示c私分子,,球棍结构表示环抱霉素A。图77艺术通过刺激生活用品消费,使生产扩大,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从而达到对科学的推动。对生活用品的消费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需要的一个重要层次。而服装、家纺、饰物、器物等用品则是生活用品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论”,自我现实需要是需要的一大层次。而自我现实需要就包括审美需要等。因此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G3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11全国工程设计科技创新大会召开[J];建筑技术;2011年07期

2 ;坚持依靠科技创新 着力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铁四院科技创新的调查与思考[J];世纪行;2011年08期

3 ;卢展工:以“三个提升”加强科技创新[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14期

4 郑根富;;科技创新为节能减排助力——2011全国工程设计科技创新大会“能源·工业”分会场综述[J];中国勘察设计;2011年07期

5 ;市政府关于确定2011年南京市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的通知[J];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06期

6 ;我校陈文聪博士荣获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基金资助[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世界科技创新十大特点[J];中国经济快讯;2000年05期

8 黄坤明;;发展十大产业,动力在科技创新——国内兄弟城市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措施的借鉴思考[J];杭州科技;2011年03期

9 ;《科技创新导报》编辑部学术论文征集启事[J];科技资讯;2011年18期

10 ;安徽:七项举措推动科技创新[J];硅谷;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守信;;依靠科技创新 振兴山西装备制造业[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2 王守信;;依靠科技创新 振兴山西装备制造业[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3 刘业翔;;科技创新中最新科技信息的获得——简介互联网上科技信息资源的利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吴国庆;;浙江农业现代化的科技创新和技术选择[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5 陈健生;;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地方政府职能定位[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赵永民;刘永泉;杨合冉;王义平;庞洪庆;;实施五大创新工程 争创一流杂交棉制种企业[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朱福兴;上官敬芝;李惠娟;;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8 朱玉春;郭江;;陕西果业科技进步率的测定与分析:1995~2002年[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C];2006年

9 刘大跃;王衡;;构建淮海科技奖励创新平台 提升区域医药科技成果质量[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10 许长志;王杰;孙丽艳;;大型煤炭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资源节约管理[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志平 王 遥 本报记者 吕子豪;科技创新助宝硕集团大发展[N];中国企业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张洪 老莫;乳业革命从科技创新开始[N];中国企业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苏冠群;获三项科技创新[N];中国水利报;2005年

4 蔡忠平;科技创新话结合[N];福建科技报;2005年

5 崔凯 刘军一;科技创新贵在得法[N];解放军报;2005年

6 姜玉杰 孙宪立;知识: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N];解放军报;2005年

7 本报通讯员 邵怀德 石剑 袁加根;科技创新托起海安三大产业[N];南通日报;2005年

8 本报特派记者组 本报特约记者 俞煜华;海门:科技创新抢占发展先机[N];南通日报;2005年

9 占淑英;科技创新使德兴工业活跃跃[N];上饶日报;2005年

10 霍红;让科技创新伴青少年成长[N];沈阳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玉林;黑龙江科技创新主体及其能力培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刘红峰;两型农业科技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3 方平;科技创新对我国渔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阳光辉;科技创新市场的国家干预法律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程萍;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6 赵志强;连云港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及评估体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7 陈德静;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聂颖;中国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刘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10 陈凤娣;论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雷;科学和艺术:同源与互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2 周照;我国高校科技力量布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肖杰;论科技创新下的技术预见[D];广西大学;2007年

4 佘小琼;以科学人文主义促进广西科技创新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管弘;创业板市场与有色冶金科技创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6 王宇;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赖黎黎;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廖允勇;西部地区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陈慧明;我国国立科研机构法立法构想[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猛;产学研合作思想的价值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2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642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7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