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论公众正确的科学观及其确立途径

发布时间:2020-05-27 06:53
【摘要】:科学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不断地为社会提供着新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并通过深刻地改变社会的生产方式,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所以在今天这个科学的世界里,公众是否具备正确的科学观和良好的科学素养成为了现代社会能否健康、高效运行的基本前提。无论是对国家民族来说,还是对公民自身来说,正确的科学观和良好的科学素养都已经成为实现其发展的最根本的制约因素,并明显的成为国家竞争的焦点所在。而要确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就要有效地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去影响社会的观念,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就要“让科学走近生活,让公众理解科学”,通过科学传播使公众确立正确的科学观。基于这一立场,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依据2001年和2003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公众实然的科学观:其一我国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很不平衡;其二我国公众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程度很低;其三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不容乐观。第二部分是从理论上解读正确的科学观,即应然的科学观。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分析。首先在横向层面上,将科学看作一个文化系统分析了其科学知识子系统、科学方法子系统和科学精神子系统三者的关系,并重点阐述了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精神。同时在纵向层面上追溯了科学观的嬗变,分别分析了科学发展的古代、近代和现代时期的科学观。最后结合以上两个层面的理论分析,总结出正确的科学观,即应然的科学观,应该是一将科学看作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以科学知识作为牢固的根基,懂得运用基本科学方法去理解科学知识,领会科学精神,并能够将科学的求真、创新等精神当作惯用的思维方式,去指导学习、工作和生活,让生活质量随着对科学体悟的加深而提高的一种对科学的理解。第三部分是论述通过科学传播实现我国公众实然的科学观向应然的科学观转变的途径。主要从传播内容、传播机制和传播中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本文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相结合,对于正确科学观的理论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32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闯;;科学传播:一个当代定义(上)[J];世界科学;2007年07期

2 马努吉·帕塔利亚;李曦;;南亚的科学传播:挑战与前景[J];科普研究;2006年05期

3 袁培福;;试析科技馆与社会沟通的方式与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5期

4 ;你的科学素养有多高?[J];东西南北;2008年01期

5 本刊编辑部;;呼吁科学传播[J];科技与企业;2011年05期

6 翟杰全;;科学传播和技术传播[J];科普研究;2009年06期

7 谢彦;;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的科学传播[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1期

8 翟杰全;;科学传播的方式和原理[J];科学管理研究;1987年01期

9 ;《科普研究》2007年总目录[J];科普研究;2007年06期

10 杨清媛;;从传统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J];中外企业家;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红;;提升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智强;;提高科学传播能力 促进科学素养建设[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苏香妹;;高中化学新课程体系下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理论和行动研究[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4 陶小敏;;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思考与实践[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5 孙瑞祥;;科学素养教育大众化与传媒责任——解读最新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蒋建平;;重视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技艺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缪天生;;在自然学科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8 张文静;辛涛;;学校教育资源对科学素养成绩的影响——一项跨文化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徐蕾艳;;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幼儿科学素养[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曾铁;;科学教育与科学发展关系的现实思考[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小敏;提高国民科学素养 推进科学传播事业[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0年

2 诸大建(同济大学);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N];文汇报;2001年

3 韩建民;科学传播理论初探[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记者 李大庆;北师大设立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N];科技日报;2000年

5 金振蓉;科学传播需要“发言人”[N];光明日报;2007年

6 刘华杰邋蒋劲松 田松;学界高度争议性词语:中国“科学传播”新理念[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陶春;科学传播,把科学带入决策[N];学习时报;2008年

8 洪耀明 (作者系上海市科协普及部副部长);在科学传播者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N];上海科技报;2007年

9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教授 江晓原;科学本身可不可以被研究?[N];上海科技报;2008年

10 记者 王洪波;“虎照事件”荣登2008年“郭永怀科学传播最佳影响榜”[N];中华读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周丽昀;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比较研究——兼议从表象科学观到实践科学观[D];复旦大学;2004年

3 王细荣;清末民初新型知识分子科学中国化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董美珍;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黄时进;哲学视野中的科学传播受众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杨广军;高中物理教材设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俞U,

本文编号:2683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683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2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