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的科学不端行为
发布时间:2020-05-27 12:39
【摘要】: “不端行为”按字面上的解释是“不正派”和“不好”的行为。“科学不端行为”概而言之,就是“发生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正派或不好的行为”。 近年来“黄禹锡事件”和“汉芯事件”等科学不端行为已成为阻碍科学技术进步、败坏学术界形象的社会热点问题,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对发生在身边等科学不端行为进行了披露。我国不少学者对其作了分析和研究,但大部分学者都把焦点放在了科学道德的建设和学术规范的制定上,缺乏一个较全面的定性分析和建设性的建议措施。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个案分析归纳与表格对比相结合的方法,对科学不端行为的定义、种类、发现模式、产生的社会根源和防范惩治科学不端行为的对策等问题展开研究。 主要成果如下: 首先,在全面收集整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过的诸多科学不端行为事件的基础上,按其行为特征对科学不端行为进行归纳分类和定性分析,采用理论分析加举例的方法重点介绍了捏造、篡改、剽窃、对已经取得的成果采取不符合实际的作者署名和一稿两投或多投这五种主要的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311
本文编号:2683547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311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蒋美仕;科研不端行为及其防范体系的理论与范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新媛;论我国科研不端行为的原因及对策[D];重庆大学;2011年
2 李兴东;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学术不端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胡蕊;研究生中的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83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683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