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II的生物育种专利技术国际态势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仲;陈洋;;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24期
2 张树良;王金平;赵亚娟;;国际生态环境材料技术专利态势分析[J];科学观察;2010年05期
3 黄大f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年03期
4 李恋;;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上的新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年03期
5 张启发;对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的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2005年02期
6 谭涛;陈超;;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路径与策略[J];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01期
7 杨二波;李龙朋;王帅溥;阮祥经;;生物育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2012年13期
8 黄大f ;;我国农作物生物育种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03期
9 李永红;周向阳;;生物育种是深圳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最优选择[J];种子世界;2011年06期
10 郝心宁;孙巍;张学福;;生物育种领域知识结构演化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智燕;张瑞香;黎宇;;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2 戴瑞强;张林;扈东青;赵卫国;潘刚;刘利;;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3 孙传范;;我国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4 向仲;陈洋;;我国生物育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1年24期
5 戴军;汪海;朱莉;黄大f ;郎志宏;;1种适用于转基因玉米PCR检测的DNA快速提取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2期
6 黄理稳;徐军伟;;转基因技术争论的根源分析与思考[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7 郑志浩;;城镇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的需求研究[J];管理世界;2015年03期
8 王建平;秦海峰;温晓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研究现状[J];华北农学报;2006年S3期
9 程继东;安玉麟;孙瑞芬;刘力萍;张启辰;;抗旱、耐盐基因类型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J];华北农学报;2006年S3期
10 王桂花;米福贵;刘娟;董淑君;霍秀文;杨宏雁;;p5CS基因在蒙农杂种冰草植株中的表达及耐盐性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英娟;褪黑素合成酶基因对烟草和贯叶连翘的转化及转基因植株抗氧化能力的增强[D];西北大学;2008年
2 马春艳;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路径及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3 郝心宁;生物育种领域知识结构与知识演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4 Wirat Rerksiri;高温胁迫下水稻幼穗基因表达谱和高温诱导型启动子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5 鄢文豪;水稻多效性QTL,Ghd8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6 耿金鹏;电离辐射对玉米种质改良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包良帅;辣椒疫病抗性相关基因CanNADPH和CanML的遗传转化及抗病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颜世磊;转Bt基因玉米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肥力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曹彦妮;油茶FBPase基因和GAPDH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5 余桢;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6 陆苏t@;油桃及硬肉桃品种群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扬州大学;2010年
7 刘卫卫;郑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董方;苏云金杆菌嵌合杀虫蛋白的构建与毒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9 李发福;合肥市生物育种现状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10 孟小芳;拟南芥GIS家族基因在烟草中功能的验证[D];浙江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峰,李自超,穆平;基于作物QTL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04年01期
2 黄国庆;郭加沅;肖国樱;;SSR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04期
3 李建平;肖琴;周振亚;耿瑜;;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现状及我国的发展策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01期
4 黄大f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产业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年03期
5 李恋;;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上的新应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年03期
6 张启发;对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的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2005年02期
7 谭涛;陈超;;我国转基因农产品生产、加工与经营环节安全监管:政策影响与战略取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张红;;辽宁省主要农作物生物育种产业发展建议[J];种子世界;2011年05期
9 张永军,吴孔明,彭于发,郭予元;转基因植物的生态风险[J];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10 陈云风;;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J];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我国研究出世界最快的生物育种技术[J];湖南化工;2000年05期
2 丁友军;;生物育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农村科技;2007年06期
3 ;我国积极推进生物育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J];种业导刊;2010年03期
4 蒋建科;;生物育种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途径[J];当代生态农业;2010年Z1期
5 降蕴彰;;新规划上报国务院 生物育种上升至最重要地位[J];北京农业;2010年23期
6 郭瑞萍;杨春林;;浅谈生物育种过程中正确使用核辐射源[J];农业与技术;2012年02期
7 杨二波;李龙朋;王帅溥;阮祥经;;生物育种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2012年13期
8 佚名;;国务院:提升生物育种核心竞争力[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3年01期
9 黄大f ;;我国农作物生物育种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03期
10 王筱;;生物育种提速[J];农经;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翔;;浅谈高中生物育种[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镇彬;深圳将重点发展农业生物育种产业[N];深圳特区报;2009年
2 记者 刘镇彬;抢占生物育种制高点[N];深圳特区报;2010年
3 记者 赵静;大力发展生物育种产业[N];辽宁日报;2010年
4 记者 叶勇 编辑 阮奇;农业部:引导资金投向生物育种产业[N];上海证券报;2010年
5 记者 王敏;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示范区首亮家底[N];深圳特区报;2011年
6 记者 张连城 通讯员 欧阳莹;深圳生物育种创研院 科研用房升级改造[N];深圳特区报;2012年
7 陆福兴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如何加强生物育种知识产权保护[N];光明日报;2014年
8 记者 刘虹辰;深圳每年5000万扶持生物育种[N];深圳商报;2014年
9 记者 吴德群;深圳生物育种技术领先全国[N];深圳特区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陈婷 通讯员 樊东海;生物育种高科技项目可申报国家支持[N];阿克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心宁;生物育种领域知识结构与知识演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发福;合肥市生物育种现状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30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730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