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科学史研究中修辞学进路的编史学考察

发布时间:2020-08-02 16:50
【摘要】: 修辞学进路的科学史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它从独特的修辞角度来重新解读科学文本,发掘了传统科学史中所忽略的科学话语中的修辞建构一面。自它产生、发展以来,受到越来越多来自科学史界、科学哲学界的关注,并且成为了科学史研究中一条新颖而突出的进路。本论文基于科学编史学的角度对这一进路进行考察,提出其具体研究方式和对科学史观念的理论影响两方面的编史特征,为理解修辞学进路的科学史研究,以及在未来的科学史研究中如何借鉴这一新进路提供了一个研究基础。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考察了修辞概念和科学观两方面理论的演变和融合过程,从中获得修辞学进入科学史研究的理论基础。继而在将修辞学进路的科学史与其他类似的科学文本研究的比较中,总结出修辞学进路的科学史的概念界定。 第二,通过对目前庞杂的一阶研究的考察,依据研究者理论背景、科学文本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旨趣等几个方面,将修辞学进路的科学史划分为宏观的建制研究、中观的社会研究和微观的策略研究三种主要形态。并且分别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具体分析这三种形态各自不同的特征。总结了每种形态带来的新的编史方法,以及在研究切入点、理论来源等方面对科技史的借鉴意义。 第三,考察了修辞学进路的科学史案例中各自论述的结论所集中探讨的主题以及它们对于科学史、STS的观念影响。认为目前的研究主要论述了科学史中修辞的交流性、发明性和认识论功能,揭示了修辞贯穿于科学全过程、成为科学话语不可避免的特征。基于这些结论,认为修辞学进路的科学史引入了新的编史观念,也推动了STS领域对于科学话语、科学观的重新认识。 最后,对修辞学进路的科学史目前在学界产生的主要的争议和问题进行了集中的梳理,并且从本论文的立场出发进行了解释和回应。这一研究促进了对修辞学进路的科学史的反思以及在具体的编史学问题上的不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3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力;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与境分析[J];求是学刊;2004年06期

2 任军;科学编史学的科学哲学与历史哲学问题[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年04期

3 李小博,朱丽君;科学交流的修辞学[J];科学学研究;2005年04期

4 肖显静;;科学哲学研究三大转向的内涵及意义简析——《科学实在论的方法论辩护》的启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02期

5 李小博,郭贵春;科学修辞学的方法论意义[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01期

6 安军,郭贵春;科学隐喻的本质[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3期

7 刘凤朝;20世纪的科学编史学:文化背景和思想脉络[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年01期

8 吴国盛;科学史的意义[J];中国科技史料;2005年01期

9 殷杰;论“语用学转向”及其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10 袁江洋;科学史编史思想的发展线索——兼论科学编史学学术结构[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燕丽;科学修辞学方法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洪强;析佩拉的科学修辞学战略[D];山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78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778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1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