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终结思潮的解析
发布时间:2020-08-03 06:51
【摘要】:科学终结思潮是西方发达国家学术文化界二十世纪层出不穷、形形色色的“终结论”中具有极其深远影响的思潮之一。科学在几个世纪突破性发展过程中,曾出现几次科学终结论思想。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大是二十世纪末美国科普记者约翰·霍根的著作《科学的终结》出版发行后,在西方甚至全世界范围不同学科领域引起巨大的反响。“科学的终结”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深远的潜在启发意义,“科学终结论”对现代科学寓意深刻的质疑——意味着对科学、科学发展的重新审视。科学终结论思潮的出现无论是对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极具象征性,标志着一个科学反思时代的来临。 本文在分析科学终结思潮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解读约翰·霍根科学终结论思想、梳理中西方学界科学终结论思想的评判的基础上,解析科学终结论思潮。旨在表明现代科学发展中,确定性的追求是永远达不到的,今天的科学更多揭示的是科学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301
本文编号:2779271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30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殷雨萍;从生物学走向哲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风禄;论当代科学主义的危机与人文主义的复苏[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79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779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