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替代、互补性专利为基础的专利池效率分析
【学位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G30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问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和分析思路
2 专利池概述
2.1 相关概念介绍
2.1.1 专利池
2.1.2 替代与互补性专利
2.1.3 专利池与技术标准
2.1.4 专利池运作模式
2.2 专利池建立的原因
2.2.1 专利灌丛
2.2.2 降低交易成本和诉讼风险
2.2.3 产业技术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3 专利池的效率分析
3.1 替代与互补性专利效率分析
3.1.1 模型分析
3.1.2 结论
3.2 专利池与技术标准结合时的效率分析
3.2.1 专利池结合技术标准时促进竞争的作用
3.2.2 模型分析
3.2.3 结论
3.3 专利池运作模式效率分析
3.3.1 不同管理模式的效率分析
3.3.2 不同下游市场结构的效率分析
4 专利池效率分析案例
4.1 整合互补性专利的GSM专利池
4.1.1 GSM专利池
4.1.2 GSM专利池效率介绍
4.2 结合技术标准的MPEG-2专利池
4.2.1 MPEG-2专利池
4.2.2 MPEG-2专利池效率介绍
5 促进专利池效率的政策建议
5.1 专利池对我国市场竞争的影响
5.2 促进专利池效率的政策建议
5.2.1 各国对专利池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
5.2.2 对专利池保反兼顾的政策建议
6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丹;专利:失血到何时?[J];南风窗;2001年06期
2 金声;电力发明专利信息[J];电力情报;2002年01期
3 王瑜;;专利需要经纪人[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8年01期
4 付晔;马强;盛佩珍;;从价值角度浅析高校专利工作[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06期
5 付晔;马强;盛佩珍;;高校专利有效性的现状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8期
6 刘珊翔;余翔;;德国软件业专利申请实证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10期
7 姜丹明;;平衡与多赢——论如何处理专利与标准的关系(下)[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9年11期
8 张铜柱;储江伟;崔鹏飞;金晓红;;汽车产品再制造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3期
9 靳晓东;;专利权价值评估方法述评与比较[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年09期
10 赵礼平;;专利权的合理与适度保护[J];现代商业;2010年2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珍兰;公众参与专利评审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朱江村;半导体技术专利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李攀艺;基于非对称信息的专利许可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温英杰;银行业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与运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和育东;美国专利侵权救济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杨远斌;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幸大智;中国内地与台湾地区知识产权法制的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詹映;专利池的形成: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马海生;专利许可的原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褚宗勉(Jantzen C.M.Chu);农作物基因专利对专利侵权的冲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民;以替代、互补性专利为基础的专利池效率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冯海涛;别让权利滥用折断专利制度的翅膀[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丽军;技术标准中的反垄断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王敏侠;专利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D];苏州大学;2007年
5 李品娜;专利使用权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高代飞;公知技术抗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林燕萍;专利侵权诉讼时效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张永军;技术标准中专利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杜飞霞;专利权滥用的法律规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10 黄献;专利标准战略法律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66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866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