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分析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2 07:45
   科技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了对科技发展实行社会管理,推进科技事业,并能有效地利用科技发展成果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制定的一系列总体方针、政策和措施。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决定性因素,制定合理的、符合本国国情的科技发展战略已构成各国政府决策的核心工作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贯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视科技发展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动力,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尤其对科技发展战略给予高度重视。但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走过了一段曲折、坎坷、多变的历史过程。其间,既有因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而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不完善、不切合实际甚至错误的科技发展战略而阻碍科技事业发展的沉痛教训。 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十多年的科技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进行比较全面的回顾和分析研究。随着国内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发生了几次重大转折,与此相适应,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心也经过了几次大的转变。文章从纵向上分析了每次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的国内外背景,总结了科技发展战略的内容并归纳了其基本内涵,概括了科技发展战略的成就并提出了它的局限性;从横向上把中国建国初期的科技发展战略和苏联建国初期的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也把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进行了全面的对比研究。本文在纵向分析和横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过去科技发展战略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得出了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启示:1.科技发展战略要和国情相适应;2.科技发展战略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3.科技发展战略要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通过认真回顾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总结过去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得出的经验教训,并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对于提高科技发展战略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使之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对于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G322.0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前人的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建国初期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
    2.1 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2.1.1 建国初期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的国际背景
        2.1.2 建国初期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的国内背景
    2.2 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内容
        2.2.1 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具体道路
        2.2.2 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发展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2.2.3 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总体方针和原则
    2.3 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局限性
        2.3.1 过分强化科技的政治功能
        2.3.2 对知识分子认识的失误
        2.3.3 偏重于国防科技
3 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战略
    3.1 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3.1.1 国际环境
        3.1.2 国内环境
    3.2 科技发展战略的内容
        3.2.1 人才及教育发展是科技发展战略的基础
        3.2.2 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3.2.3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3.2.4 科技要面向世界,引进与创新相结合
    3.3 科技发展战略的成就及其局限性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4.1 科技发展战略再次转变的时代背景
        4.1.1 国际形势
        4.1.2 国内形势
    4.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的背景
        4.2.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与发展
        4.2.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4.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3.1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积极实施
        4.3.2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内涵
5 科技发展战略的横向比较分析
    5.1 与苏联科技发展战略比较分析(建国初期)
        5.1.1 苏联科技发展战略的国内、外环境
        5.1.2 苏联建国初期科技发展战略的措施
        5.1.3 苏联科技发展战略的经验教训
        5.1.4 中苏两国建国初期科技发展战略之比较
    5.2 与日本科技发展战略比较分析(科技立国与科教兴国)
        5.2.1 日本科技立国战略提出的背景
        5.2.2 日本"科技立国"战略提出与实施
        5.2.3 "科技立国"与"科教兴国"之比较
    5.3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总体特征
        5.3.1 与政治环境紧密相连
        5.3.2 受整个国家战略部署重点的影响
        5.3.3 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和超前性
    5.4 科技发展战略的启示
        5.4.1 科技发展战略要与国情相适应
        5.4.2 科技发展战略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5.4.3 科技发展战略要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衡峰;;我国科技法制定中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2 胡玉秀;;中国共产党发展科学技术的历史演变[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3 ;科教兴国与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J];科技与企业;1995年04期

4 刘北辰;;我国科技发展战略有关问题思考[J];价格与市场;2011年07期

5 ;宏观政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1年08期

6 闫彩红;刘殿臣;;论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蕴涵的战略思想[J];商业时代;2011年17期

7 ;媒体头条[J];证券导刊;2011年22期

8 叶良才;;如何使科技成果较好地转化为生产力[J];科技与企业;1998年06期

9 ;欢迎投稿![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7期

10 本刊编辑部;;绿色发展 智能发展 和谐发展 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 沿着科技创新道路走向新的辉煌[J];中国科技产业;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晓峰;支持科技进步的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杨仁厚;信息化发展效应的哲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盛四辈;系统论视角下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战略群演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军;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分析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沈明林;我国果树科技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3 贾舒;武汉城市圈科技创新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肖永富;印尼科技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5 孙晓峰;促进科技进步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6 李新;论入世后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粟多树;可持续发展战略论[D];武汉大学;2005年

8 高翠娟;企业科技发展战略评价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9 叶俊;杨振宁的中国科技发展观[D];广西大学;2007年

10 曾令发;中铝广西分公司(平果铝)科技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66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2866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0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