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耐热改性方法专利技术综述
发布时间:2021-02-04 04:08
本综述针对聚乳酸耐热改性技术领域的国内外专利情况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根据专利申请趋势、国内外技术分布及技术演进路线等,详细分析了聚乳酸耐热改性的主要技术手段,并对其技术发展脉络和技术研发的热点进行了介绍。
【文章来源】:河南科技. 2020,(09)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全球聚乳酸耐热改性专利申请人/申请量总体趋势
图2给出了全球聚乳酸耐热改性技术手段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专利申请中提高聚乳酸耐热性能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共混改性、链结构改性、结晶改性,其中共混改性主要为聚合物复合改性和填充改性,链结构改性主要手段为共聚改性,结晶改性主要手段为成核剂改性。JP2012184368A将聚丙烯树脂和结晶成核剂联用并和聚乳酸共混,得到了一种具有优异耐热性的模塑制品;JP2002003709A采用滑石粉、二氧化硅作为填充材料改善聚乳酸的结晶性能,进而改善其耐热性;JP2009132814A采用晶体成核剂和芳族聚酰胺纤维联用改性聚乳酸,得到的树脂颗粒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耐热性和机械强度;WO03014224A1指出,一般而言聚缩醛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成型性,但是其结晶速度快难以加工成纤维;而聚乳酸树脂和聚缩醛树脂是相容的,将二者混合具有优异的特性;WO2011024693通过混沌混合法制备SC晶体立构复合聚乳酸,其耐热性明显提高,制品可作为聚乳酸的成核剂使用。图3 国内聚乳酸耐热改性技术手段分布
国内聚乳酸耐热改性技术手段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热变形温度聚乳酸的研究进展[J]. 丁晓庆,王新龙.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8(05)
[2]聚乳酸耐热改性研究进展[J]. 陈杰,胡荣荣,刘环宇,董又嘉,张永强,金范龙. 塑料科技. 2018(05)
本文编号:3017696
【文章来源】:河南科技. 2020,(09)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全球聚乳酸耐热改性专利申请人/申请量总体趋势
图2给出了全球聚乳酸耐热改性技术手段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专利申请中提高聚乳酸耐热性能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共混改性、链结构改性、结晶改性,其中共混改性主要为聚合物复合改性和填充改性,链结构改性主要手段为共聚改性,结晶改性主要手段为成核剂改性。JP2012184368A将聚丙烯树脂和结晶成核剂联用并和聚乳酸共混,得到了一种具有优异耐热性的模塑制品;JP2002003709A采用滑石粉、二氧化硅作为填充材料改善聚乳酸的结晶性能,进而改善其耐热性;JP2009132814A采用晶体成核剂和芳族聚酰胺纤维联用改性聚乳酸,得到的树脂颗粒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耐热性和机械强度;WO03014224A1指出,一般而言聚缩醛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成型性,但是其结晶速度快难以加工成纤维;而聚乳酸树脂和聚缩醛树脂是相容的,将二者混合具有优异的特性;WO2011024693通过混沌混合法制备SC晶体立构复合聚乳酸,其耐热性明显提高,制品可作为聚乳酸的成核剂使用。图3 国内聚乳酸耐热改性技术手段分布
国内聚乳酸耐热改性技术手段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热变形温度聚乳酸的研究进展[J]. 丁晓庆,王新龙.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18(05)
[2]聚乳酸耐热改性研究进展[J]. 陈杰,胡荣荣,刘环宇,董又嘉,张永强,金范龙. 塑料科技. 2018(05)
本文编号:3017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017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