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实践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05 00:48
通过分析2016—2017年高校专利转化的情况和方式,得出高校专利作价出资创办企业以成为目前高校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并阐述高校以专利技术作价出资创办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华南理工大学的专利作价出资转移转化科技成果的实践经历为例,为高校做好专利作价出资创办企业提供可行的经验。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2020,4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2 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
3 高校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优劣
4 国内高校常见的知识产权作价出资的处理方式
(1)设立全资企业输出校内技术成果。
(2)学校自行投资转化。
(3)依托与政府合作共建的各类研究院投资转化。
5 华南理工大学专利技术作价出资创办企业的实践探索
6 对高校做好科技成果转化中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一些建议
(1)进一步细化科技成果各主体间的法律责任。
(2)扩大科技成果处置简化程序的范围。
(3)建立投资退出和奖励机制,进一步激励股权管理人员的转化积极性。
(4)资产管理部门不能简单地将知识产权等同于有形资产进行管理。
(5)合理分配科技成果转化权益。
(6)允许职务完成人作为出资人参与科技成果转化。
(7)探索专利使用权形成企业的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的实证分析与启示[J]. 栾春娟.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3)
[2]高校专利成果技术入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为例[J]. 许恩平.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8(01)
[3]莫剑英:“作价入股、先奖后投”,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J]. 魏路. 华东科技. 2018(01)
[4]科研经费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以广东高校为例[J]. 马卫华,袁传思. 科技管理研究. 2017(20)
[5]浅析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及股权奖励模式[J]. 李世保,杨亚栩,姜吉道. 中国高校科技. 2017(03)
[6]美国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的处置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马晓文,钟书华. 中国科技论坛. 2016(05)
[7]科研事业单位技术类无形资产入股问题探析[J]. 刘彦蕊,丁明磊,管孟忠. 科学学研究. 2015(06)
[8]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制度研究[J]. 刘冠德. 商业时代. 2014(09)
[9]美国国防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有关做法及启示[J]. 王烨,张福勇,李斌.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4(03)
[10]我国技术入股面临的主要障碍与解决途径[J]. 陈宝明. 科技与法律. 2012(06)
硕士论文
[1]基于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中小企业股权制衡机制研究[D]. 成家利.西南科技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19200
【文章来源】:科技管理研究. 2020,4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2 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
3 高校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优劣
4 国内高校常见的知识产权作价出资的处理方式
(1)设立全资企业输出校内技术成果。
(2)学校自行投资转化。
(3)依托与政府合作共建的各类研究院投资转化。
5 华南理工大学专利技术作价出资创办企业的实践探索
6 对高校做好科技成果转化中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一些建议
(1)进一步细化科技成果各主体间的法律责任。
(2)扩大科技成果处置简化程序的范围。
(3)建立投资退出和奖励机制,进一步激励股权管理人员的转化积极性。
(4)资产管理部门不能简单地将知识产权等同于有形资产进行管理。
(5)合理分配科技成果转化权益。
(6)允许职务完成人作为出资人参与科技成果转化。
(7)探索专利使用权形成企业的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的实证分析与启示[J]. 栾春娟.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8(03)
[2]高校专利成果技术入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为例[J]. 许恩平.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8(01)
[3]莫剑英:“作价入股、先奖后投”,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J]. 魏路. 华东科技. 2018(01)
[4]科研经费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以广东高校为例[J]. 马卫华,袁传思. 科技管理研究. 2017(20)
[5]浅析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及股权奖励模式[J]. 李世保,杨亚栩,姜吉道. 中国高校科技. 2017(03)
[6]美国研究型大学科技成果的处置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马晓文,钟书华. 中国科技论坛. 2016(05)
[7]科研事业单位技术类无形资产入股问题探析[J]. 刘彦蕊,丁明磊,管孟忠. 科学学研究. 2015(06)
[8]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制度研究[J]. 刘冠德. 商业时代. 2014(09)
[9]美国国防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有关做法及启示[J]. 王烨,张福勇,李斌.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4(03)
[10]我国技术入股面临的主要障碍与解决途径[J]. 陈宝明. 科技与法律. 2012(06)
硕士论文
[1]基于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中小企业股权制衡机制研究[D]. 成家利.西南科技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19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01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