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科技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19:03

  本文关键词:科技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近年来,,我国科技中小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正逐渐成为我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源泉。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科技中小企业也暴露出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弱、技术创新人才短缺、技术信息匮乏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技术创新速度的加快,科学技术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日益受制于自身有限的资源和能力,技术创新逐渐超越了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乃至国与国间边界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寻求外部技术及其它资源的支持,将内外部创新资源结合起来。但是,单靠企业去完成搜寻、识别,不仅成本高,而且风险大,需要协同科技中介发挥社会高度分工而产生的众多比较优势,互补互动,集成于技术创新。因此,构建科技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网络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搜寻成本和技术创新风险,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本论文在协同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的协同动因、协同效应、协同创新的运行模式,进而构建了科技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网络,并对协同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架、特征、作用和协同网络的治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美国硅谷的创新网络进行剖析,并对我国协同创新网络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本论文通过对科技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模式的分析,并以科技中小企业和科技中介协同体为核心建立更广泛的协同创新网络,使科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另一方面,希望为政府制定促进科技中小企业和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的宏观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科技中介 科技中小企业 协同 技术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276.44;G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21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9-12
  • 1.2.1 科技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9-10
  • 1.2.2 科技中介概念的界定10-11
  • 1.2.3 科技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的界定11-12
  • 1.3 相关理论综述12-19
  • 1.3.1 协同理论12-16
  • 1.3.2 交易成本理论16-18
  • 1.3.3 网络组织理论18-19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19-21
  • 2 科技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的动因与效应21-31
  • 2.1 科技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的动因21-24
  • 2.1.1 内部利益驱动21-22
  • 2.1.2 市场竞争推动22-23
  • 2.1.3 政府政策牵动23-24
  • 2.2 科技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的效应24-31
  • 2.2.1 促进创新资源有序流动24-26
  • 2.2.2 降低交易成本26-28
  • 2.2.3 减小技术创新风险28-31
  • 3 科技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的运行模式31-41
  • 3.1 按科技中介类型划分运行模式31-35
  • 3.1.1 科技资源配置型31-33
  • 3.1.2 科技成果转化型33-35
  • 3.2 按项目运作特点划分运行模式35-41
  • 3.2.1 联合体型35-36
  • 3.2.2 研发外包型36-38
  • 3.2.3 快速融资型38-39
  • 3.2.4 集成科技资源型39-41
  • 4 科技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41-56
  • 4.1 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背景和前提41-43
  • 4.1.1 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背景41-42
  • 4.1.2 协同创新网络的概念和构建前提42-43
  • 4.2 协同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架43-45
  • 4.2.1 协同创新网络的层次和节点44
  • 4.2.2 协同创新网络的关系链条44-45
  • 4.3 协同创新网络的特征45-46
  • 4.3.1 开放性特征45-46
  • 4.3.2 动态性特征46
  • 4.3.3 学习性特征46
  • 4.3.4 信息传递的双向性特征46
  • 4.4 协同创新网络的作用46-47
  • 4.4.1 协同创新网络降低了创新成本和风险47
  • 4.4.2 协同创新网络提高了创新效率47
  • 4.4.3 协同创新网络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47
  • 4.5 协同创新网络的治理47-51
  • 4.6 案例研究51-56
  • 4.6.1 美国硅谷的创新网络51-54
  • 4.6.2 对我国科技中介与科技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启示54-56
  • 5 结论与建议56-61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56-57
  • 5.2 促进我国科技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的建议57-61
  • 5.2.1 注重培育良好的合作技术创新网络发育环境57-58
  • 5.2.2 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58
  • 5.2.3 建立相互信任的协同创新机制58-59
  • 5.2.4 建立科技共享机制和数据共享平台59-61
  • 参考文献61-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3-64
  • 致谢64-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力发展科技中介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J];新疆钢铁;2004年04期

2 何海云;浅谈青海省农村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J];青海科技;2005年02期

3 ;中国将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J];新材料产业;2002年02期

4 《建立健全云南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对策研究》课题组;创建云南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J];云南科技管理;2003年04期

5 《福建省科技中介机构和体系建设发展研究》课题组;福建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框架[J];发展研究;2003年10期

6 邹凤岭;欧美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运行模式新动向[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0年07期

7 ;科技中介应成为新兴产业[J];勘察科学技术;2001年04期

8 刘锋,王永杰,陈光;对科技中介几个基本问题的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的分析和认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4期

9 ;“打造科技中介链”研讨会在沪召开[J];科协论坛;2004年08期

10 刘伟;在当前CEPA形势下,论粤港科技中介合作空间[J];广东科技;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敬民;;山东省科技中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机制和模式创新[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2 马云启;吕杰;刘冰;;试论构建高校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重要性[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刘娜;孙可娜;吴纬地;;后危机时代科技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模式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4 吴实;;培育科技中介 繁荣技术市场[A];中国技术市场二十年辉煌历程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4年

5 孙海军;;科技中介主要服务项目及基本操作程序和计费方法的研究[A];中国技术市场二十年辉煌历程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4年

6 顾建光;;发挥科技中介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7 李华;王有年;吴国娟;董利民;;我国农业科技中介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A];2004年全国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4年

8 王玉梅;;山东省科技中介组织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9 李锡昌;;强化市场导向 服务科技创新[A];2009'沿海区域产业科技管理研讨会会议资料(部分)[C];2009年

10 于维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律环境问题研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斌;不实调查搞乱科技中介[N];中国商报;2003年

2 谢丹;福建:培育科技中介 促进成果转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3 记者 晏燕;科技中介撑起北京企业一片蓝天[N];科技日报;2003年

4 吴志平 记者 周静;全省首家科技中介在大庆创立[N];黑龙江日报;2004年

5 何世平 田柏强;省民建开展科技中介调研[N];江淮时报;2006年

6 张yN凡 本报记者 王春;多管齐下 内外兼修[N];科技日报;2009年

7 姚雯;我国科技中介建设步伐加快[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8 记者 曲明;天津“融资套餐”支持科技中小企业发展[N];中国税务报;2011年

9 张义芳 苏靖;科技中介:创新的桥梁[N];科技日报;2002年

10 陈永嘉 记者 王春;我国急需复合型高素质“技术红娘”[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浩;高成长型科技中小企业识别与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陈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3 张永宁;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丰志勇;基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产业密集区技术扩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吕国辉;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曹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技术创新网络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李梅芳;产学研合作成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董浩平;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融合的技术转让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林;科技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李晨曦;我国科技中介商业模式要素及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孟慧婷;科技中介分享成果转化收益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刘锋;我国科技中介的规范化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马娇;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界面管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王晶华;科技中介发展的社会条件探讨[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王艳;湖南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邹晶;大连市科技中介组织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9 钟玉云;发展武汉区域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从少平;沈阳市成长型科技中小企业识别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科技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24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1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