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科技创新集群形成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7 23:32
科技创新集群作为一个新鲜事物,是在各国不断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环境下诞生的,并由于其对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各国都在积极培育科技创新集群的形成。本文运用自组织理论对科技创新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旨在提出一种科技创新集群形成机制模型,丰富科技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针对目前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本文从科技创新集群是复杂自组织系统这一特点出发,分析其内部系统要素及熵流,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国内典型科技创新集群中关村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形成阶段,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文章首先对科技创新集群以及自组织理论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对自组织的相关概念和特征进行了梳理,为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对科技创新集群进行了概念界定后,对其系统要素构成和发展层次以及所具有的自组织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随后从开放性、稳定态和诱发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科技创新集群的自组织条件,剖析了科技创新集群的熵流和自组织存在形式,构建了科技创新集群形成机理模型,在此过程中还对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和协同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结合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的发展情况,从内外部...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1.1.2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
1.1.3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拟解决的问题
1.4.4 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2章 自组织理论概述
2.1 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2.1.1 自组织理论
2.1.2 耗散结构理论
2.1.3 熵理论
2.2 自组织特征
2.3 自组织与他组织
2.3.1 自组织与他组织的涵义
2.3.2 自组织与他组织的联系与区别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创新集群的涵义及其自组织特征
3.1 科技创新集群的涵义
3.1.1 科技创新集群的相关概念
3.1.2 科技创新集群的发展层次
3.1.3 科技创新集群系统要素
3.2 科技创新集群的自组织特征
3.2.1 集群要素的自增强性
3.2.2 集群创新能力的自放大性
3.2.3 集群系统的自调整性
3.2.4 集群的环境自适应性
3.2.5 集群的迭代趋优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科技创新集群形成机理模型构建
4.1 科技创新集群自组织性条件分析
4.1.1 开放性条件
4.1.2 稳定态条件
4.1.3 诱发条件
4.2 科技创新集群的熵变分析及其自组织形式
4.2.1 科技创新集群的熵变分析
4.2.2 科技创新集群的自组织形式
4.3 科技创新集群的形成机理
4.3.1 科技创新集群形成机理模型
4.3.2 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4.3.3 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协同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实证研究
5.1 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现状
5.1.1 中关村的发展阶段
5.1.2 中关村发展的特色之路
5.1.3 中关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2 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形成机理分析
5.2.1 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环境分析
5.2.2 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动力条件分析
5.2.3 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协同条件分析
5.2.4 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路径分析
5.3 提高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5.3.1 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
5.3.2 中观层面的协作网络
5.3.3 微观层面的动力机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新集群的形成模式及其政策意义探讨[J]. 郑小勇.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0(02)
[2]创新集群: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J]. 龙开元. 中国科技论坛. 2009(12)
[3]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自组织演进过程分析[J]. 张幼华,樊一阳,刘华珍. 科技创新导报. 2009(22)
[4]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演化模型构建研究[J]. 付丹,刘拓,李柏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14)
[5]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产业集群及集群政策研究[J]. 陈丹. 江苏商论. 2009(07)
[6]基于熵权系数法的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J]. 万秋成. 统计与决策. 2009(11)
[7]科技创新集群理论及创新模式研究——基于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实践探讨[J]. 马文辉,滕玉亮.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6)
[8]企业创新网络的自组织演化模型[J]. 黄玮强,庄新田,姚爽. 科学学研究. 2009(05)
[9]奥林匹克运动系统的特征与发展历程探析——他组织和自组织理论的视角[J]. 柴王军,倪欣.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3)
[10]技术创新范式的演变分析:基于系统发展观的视角[J]. 李守伟,李备友,钱省三.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2)
博士论文
[1]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研究[D]. 胡金星.复旦大学 2007
[2]基于自组织与熵理论的企业扩张机理与相关决策研究[D]. 姚慧丽.南京理工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产业集群成长研究[D]. 张伟.贵州大学 2007
[2]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研究[D]. 高沫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3]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研究[D]. 李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82593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1.1.2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
1.1.3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拟解决的问题
1.4.4 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2章 自组织理论概述
2.1 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
2.1.1 自组织理论
2.1.2 耗散结构理论
2.1.3 熵理论
2.2 自组织特征
2.3 自组织与他组织
2.3.1 自组织与他组织的涵义
2.3.2 自组织与他组织的联系与区别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创新集群的涵义及其自组织特征
3.1 科技创新集群的涵义
3.1.1 科技创新集群的相关概念
3.1.2 科技创新集群的发展层次
3.1.3 科技创新集群系统要素
3.2 科技创新集群的自组织特征
3.2.1 集群要素的自增强性
3.2.2 集群创新能力的自放大性
3.2.3 集群系统的自调整性
3.2.4 集群的环境自适应性
3.2.5 集群的迭代趋优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科技创新集群形成机理模型构建
4.1 科技创新集群自组织性条件分析
4.1.1 开放性条件
4.1.2 稳定态条件
4.1.3 诱发条件
4.2 科技创新集群的熵变分析及其自组织形式
4.2.1 科技创新集群的熵变分析
4.2.2 科技创新集群的自组织形式
4.3 科技创新集群的形成机理
4.3.1 科技创新集群形成机理模型
4.3.2 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4.3.3 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协同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实证研究
5.1 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现状
5.1.1 中关村的发展阶段
5.1.2 中关村发展的特色之路
5.1.3 中关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2 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形成机理分析
5.2.1 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环境分析
5.2.2 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动力条件分析
5.2.3 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协同条件分析
5.2.4 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形成的路径分析
5.3 提高中关村科技创新集群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5.3.1 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
5.3.2 中观层面的协作网络
5.3.3 微观层面的动力机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新集群的形成模式及其政策意义探讨[J]. 郑小勇.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0(02)
[2]创新集群: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J]. 龙开元. 中国科技论坛. 2009(12)
[3]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自组织演进过程分析[J]. 张幼华,樊一阳,刘华珍. 科技创新导报. 2009(22)
[4]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演化模型构建研究[J]. 付丹,刘拓,李柏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14)
[5]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产业集群及集群政策研究[J]. 陈丹. 江苏商论. 2009(07)
[6]基于熵权系数法的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J]. 万秋成. 统计与决策. 2009(11)
[7]科技创新集群理论及创新模式研究——基于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实践探讨[J]. 马文辉,滕玉亮.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6)
[8]企业创新网络的自组织演化模型[J]. 黄玮强,庄新田,姚爽. 科学学研究. 2009(05)
[9]奥林匹克运动系统的特征与发展历程探析——他组织和自组织理论的视角[J]. 柴王军,倪欣.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3)
[10]技术创新范式的演变分析:基于系统发展观的视角[J]. 李守伟,李备友,钱省三.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2)
博士论文
[1]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研究[D]. 胡金星.复旦大学 2007
[2]基于自组织与熵理论的企业扩张机理与相关决策研究[D]. 姚慧丽.南京理工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产业集群成长研究[D]. 张伟.贵州大学 2007
[2]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研究[D]. 高沫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3]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研究[D]. 李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82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482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