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生物发光分子成像设备专利概况及国外重点专利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11 21:17
  本文首先分析了生物发光分子成像设备的全球专利概况,然后重点对生物发光分子成像设备方面的国外重要申请人,特别是美国申请人的专利进行了分析,挖掘基础专利,概括每一项专利的主要技术内容,并查询每一项专利的法律状态及是否有中国同族。通过该专利分析,可以给国内的科研工作者及知识产权从业者以借鉴。 

【文章来源】: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0,17(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生物发光分子成像设备专利概况及国外重点专利分析


生物发光分子成像设备领域前七位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

影像,生物发光,全球,分子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分子影像概念的提出,生物发光分子成像设备的专利申请数量从1998年起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2010年达到小高峰后出现小幅回落,随后申请量继续逐年攀升。可见,由于通过生物发光分子成像可以采用试验小鼠等进行一系列科学试验,以实现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以及药物筛选,这方面的研究也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需要说明的是,2018年和2019年专利申请量下降是专利公开的滞后性(专利申请最晚可于申请日后18个月公开)造成的。分析生物发光分子成像设备的专利申请的来源国/地区,可以看到(参见图2),全球范围内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日本、美国和中国,分别占全球申请量的28%、26%和22%;此外,有8%的专利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提出申请;随后是德国(63项,占比3%)和其他国家/地区。

生物发光,国家,成像,领域


分析生物发光分子成像设备的专利申请的来源国/地区,可以看到(参见图2),全球范围内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日本、美国和中国,分别占全球申请量的28%、26%和22%;此外,有8%的专利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提出申请;随后是德国(63项,占比3%)和其他国家/地区。结合图3生物发光分子成像设备领域前七位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能够得出日本申请量居于第一位主要是由于拥有富士、奥林巴斯和HOYA宾得等企业;美国排名靠前是因为跨国公司PerkinElmer以及众多高校科研机构;经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清华大学等团队的不断努力,中国的专利申请也名列三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生物发光活体成像技术进行抗肿瘤研究进展[J]. 刘晓霓,王爽,杨庆,王娅杰,陈德喜,朱晓新.  中国肿瘤. 2015(10)
[2]荧光分子成像技术概述及研究进展[J]. 朱新建,宋小磊,汪待发,白净.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8(01)



本文编号:3489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489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7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