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基于技术研发管理的专利风险分级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3 04:33
  [目的/意义]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可能出现源于组织内部且对未来授权后的专利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行为,需要依据风险的可能性指标与影响性指标划分等级,以构建专利风险的分级预警机制。[方法/过程]针对不同研发环节、不同场景领域下的专利风险行为,通过识别与梳理其具体来源与可能后果,并采用问卷调研与混合层次分析法测得专利风险概率、采用司法诉讼数据测得专利风险的不利影响。由此建立二维风险地图,将专利风险依据风险系数划分为三项等级。[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立项环节的技术型风险、合作研发环节的市场型风险、设计开发与结项环节的法律型风险程度最大。对此建议设计不同环节、不同领域的风险分级预警机制,由组织不同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对研发材料进行审批,并制定与实施控制风险后果分级预案。 

【文章来源】:情报杂志. 2020,39(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基于技术研发管理的专利风险分级预警研究


技术研发与专利运用的过程

预警模型,风险,技术,专利


基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的链式结构,本研究以技术研发管理为视角,聚焦于组织内源性专利风险行为。即:在技术尚未申请专利前的研发阶段,识别并评估由组织内部做出的,且可能对未来专利授权后的使用形成影响的风险行为,进而在风险行为做出前提供事先的预警方案。就风险预警的整体意义而言,其过程即是对不同的专利风险加以评估,在区分不同风险等级的基础上,针对各等级内的研发行为设置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方案。在此研究目标下,关键步骤即是需要将不同的专利风险行为归入不同的研发环节与不同的场景领域,从而基于相同场景领域的角度,观测其中各研发环节的整体风险程度。据此,本文提出如图2所示的模型。就预警模型的总体而言,其必然需以专利风险评估为前提,只有依据评估结果方能划分风险等级,故而风险评估是风险分级预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并非割裂的两个过程。而专利风险分级评估的基础,即是特定技术在不同研发环节、不同场景领域下,其发生专利风险的可能性与影响性有所不同。例如,立项阶段以研发规划为主,其技术风险显然高于法律风险;而在法律风险的单一领域内,专利申请阶段的风险也势必高于立项阶段。因此,需要梳理研发流程中各环节、各领域的内源性专利风险行为,并根据可能性与影响性的二维结构,分别评价其各自风险程度,进而形成专利风险系数列表。

过程图,环节,技术,过程


专利研发过程中的风险行为可能性,因所处的研发环节与所属场景领域而异,故而在调研特定环境下的专利风险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情形下之差异。而技术的研发环节与场景领域可再度细分,以该两则维度构成矩阵,阵内各元素恰好可对应一类专利风险环境,由此区分不同环境下的风险行为,即形成了对技术研发过程的分解。在研发环节层面上,技术研发过程可分解为立项规划、设计开发、合作研发、采购收购与结项内测五则环节。如图3所示,在申请专利前技术研发通常必然经过立项、设计与结项等三个环节。此外,根据具体的技术研发需要,研发过程也可能选择性地加入合作研发或采购收购环节,本研究聚焦于该沟通过程中的内源性专利风险行为,暂不考虑主要由外部主体引发的风险事件。


本文编号:3492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492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6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