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科技安全的技术预见方法初探
发布时间:2021-12-02 06:52
长期以来,技术预见是世界科技发达国家开展技术发展中长期态势研判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讨论面向科技安全的技术预见工作,借鉴风险评估领域的理念和方法,分析其与技术预见方法的异同,结合具体案例指出两者融合的可能性,构建结合风险评估的技术预见方法流程框架,并指出技术清单选择应遵循"迫切性、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自主性"原则,设计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的技术预见问卷评价指标框架,为面向科技安全的技术预见开展提供可行的技术路线。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论坛.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技术预见流程框架
德尔菲法是技术预见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通常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两轮或多轮匿名式反馈意见。专家成员组成和问卷题目设置是德尔菲法成功的关键环节[33]。针对科技安全的技术预见工作专家组成员除了产学研领域专家外,还应纳入军事领域专家和国家安全领域、风险评估领域专家,以求问卷调查结果能综合反映科技研究、技术应用、军事应用、经济需求和国家安全等多方面意见。此外,调查问卷的指标体系设计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综合研究国内外技术预见实践经验表明,每轮调查结果必须具有一定收敛性,避免每轮调查后技术课题有遗漏或有大的修改调整,才能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问卷的设计还应当将科技自身安全和延伸的政治、经济、国防、文化、社会等相关领域安全综合考虑[34-35],题目设置应与流程紧密相关,将流程 (见图1)中初步调研报告统计的未来可能风险点纳入问卷,利用德尔菲调查将风险点收敛。同时题目内容要注重面向未来的预见性,要全面、简洁、准确、可行,且可量化、可评价。基于以上考虑,参考国内外技术预见研究成果,本文提出面向科技安全风险评估的技术预见调查问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科技安全涉及国家科技基础、研发至应用的全流程各要素,本文设计的技术预见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总体上可以划分为5个层次:科技实力、科技生态、科技环境、科技人才、科技战略,另外为了方便问卷统计,增加专家信息一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技术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J]. 武宇,李牧知,李延通. 科技导报. 2019(19)
[2]颠覆性技术的特征与预见方法[J]. 张守明,张斌,张笔峰,刘毅. 科技导报. 2019(19)
[3]走向敏捷治理:新兴产业发展与监管模式探究[J]. 薛澜,赵静. 中国行政管理. 2019(08)
[4]国家科技安全:概念、特征、形成机理与评估框架初探[J]. 游光荣,张斌,张守明,闫州杰.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9(02)
[5]现代国家安全与科技评估[J]. 张斌,张守明,武宇. 科技导报. 2019(04)
[6]三维打印技术的潜在风险识别:跨学科主题词挖掘视角[J]. 李牧南,王流云. 科研管理. 2019(01)
[7]科技风险的基本特征及其防范对策[J]. 范芙蓉,秦书生. 理论月刊. 2018(08)
[8]技术预见研究热点的演进分析:内容挖掘视角[J]. 李牧南. 科研管理. 2018(03)
[9]科技巨风险与可持续创新及发展研究导论——以致毁知识为中心的战略研究与开拓[J]. 刘益东. 未来与发展. 2017(12)
[10]大数据分析方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预见中的应用[J]. 刘宇飞,周源,廖岭. 中国工程科学. 2016(04)
本文编号:3527947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论坛.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技术预见流程框架
德尔菲法是技术预见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通常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两轮或多轮匿名式反馈意见。专家成员组成和问卷题目设置是德尔菲法成功的关键环节[33]。针对科技安全的技术预见工作专家组成员除了产学研领域专家外,还应纳入军事领域专家和国家安全领域、风险评估领域专家,以求问卷调查结果能综合反映科技研究、技术应用、军事应用、经济需求和国家安全等多方面意见。此外,调查问卷的指标体系设计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综合研究国内外技术预见实践经验表明,每轮调查结果必须具有一定收敛性,避免每轮调查后技术课题有遗漏或有大的修改调整,才能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问卷的设计还应当将科技自身安全和延伸的政治、经济、国防、文化、社会等相关领域安全综合考虑[34-35],题目设置应与流程紧密相关,将流程 (见图1)中初步调研报告统计的未来可能风险点纳入问卷,利用德尔菲调查将风险点收敛。同时题目内容要注重面向未来的预见性,要全面、简洁、准确、可行,且可量化、可评价。基于以上考虑,参考国内外技术预见研究成果,本文提出面向科技安全风险评估的技术预见调查问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科技安全涉及国家科技基础、研发至应用的全流程各要素,本文设计的技术预见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总体上可以划分为5个层次:科技实力、科技生态、科技环境、科技人才、科技战略,另外为了方便问卷统计,增加专家信息一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技术指标体系设计及评价[J]. 武宇,李牧知,李延通. 科技导报. 2019(19)
[2]颠覆性技术的特征与预见方法[J]. 张守明,张斌,张笔峰,刘毅. 科技导报. 2019(19)
[3]走向敏捷治理:新兴产业发展与监管模式探究[J]. 薛澜,赵静. 中国行政管理. 2019(08)
[4]国家科技安全:概念、特征、形成机理与评估框架初探[J]. 游光荣,张斌,张守明,闫州杰.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2019(02)
[5]现代国家安全与科技评估[J]. 张斌,张守明,武宇. 科技导报. 2019(04)
[6]三维打印技术的潜在风险识别:跨学科主题词挖掘视角[J]. 李牧南,王流云. 科研管理. 2019(01)
[7]科技风险的基本特征及其防范对策[J]. 范芙蓉,秦书生. 理论月刊. 2018(08)
[8]技术预见研究热点的演进分析:内容挖掘视角[J]. 李牧南. 科研管理. 2018(03)
[9]科技巨风险与可持续创新及发展研究导论——以致毁知识为中心的战略研究与开拓[J]. 刘益东. 未来与发展. 2017(12)
[10]大数据分析方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预见中的应用[J]. 刘宇飞,周源,廖岭. 中国工程科学. 2016(04)
本文编号:3527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52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