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国家实验室协同创新测度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1-12-02 14:41
基于三螺旋模型考察国家实验室科研生态的协同创新体系,为三螺旋的实践拓展提供有效验证和分析案例,也为大科学工程的协同创新模式提供分析思路和情报学基础。选择美国3所代表性国家实验室和中国生物科学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集群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三螺旋模型测度分析国家实验室在政府-产业-科研机构三维关系中的协同创新态势,并增加国际合作维度,将其纳入拓展的四螺旋模型进一步深入分析。国家实验室的科研机构-政府-产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基本成型,创新主体利用各自优势互动形成持续的创新动力机制,但中国生物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集群的多方协同关系相对松散,尤其在产业机构和国际机构合作方面的协同互动仍需进一步加强。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论坛.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相关研究现状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
2.2 三螺旋理论及其测度方法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国家实验室发文情况
3.2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国家实验室协同度比较分析
3.3 基于四螺旋模型的国家实验室协同度比较分析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4.2 启示
(1)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在国家实验室协同创新中的优势。
(2)强化产业在国家实验室协同创新中的协同作用。
(3)转变科研评价机制,促进科研机构-产业开展深层次协同创新。
(4)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学术影响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研成果评价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价案例[J]. 田雅娟,杨志萍,周涛,杨琛,张丽英. 科研管理. 2016(S1)
[2]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证研究[J]. 王婉娟,危怀安. 科学学研究. 2016(03)
[3]美国国家实验室成果转化路径解析与制度保障[J]. 刘学之,马婧,彭洁,陈冬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11)
[4]三螺旋模型在协同创新管理中的计量方法和应用研究[J]. 许海云,齐燕,岳增慧,方曙. 情报学报. 2015 (03)
[5]从SCI论文看电力领域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状况[J]. 李旭彦,彭跃辉,徐扬. 统计与管理. 2014(12)
[6]三螺旋模型及其量化分析方法研讨[J]. 叶鹰,鲁特·莱兹多夫,武夷山. 中国软科学. 2014(11)
[7]基于互信息的官产学研三螺旋国际合作测度研究[J]. 庄涛,吴洪. 情报杂志. 2013(12)
[8]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竞争力分析研究——以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J]. 徐志玮,罗春荣,冯春华. 科技管理研究. 2013(23)
[9]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吴根,于敬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09)
[10]基于目标管理的国家实验室评价体系研究[J]. 于冰,时勘. 科技管理研究. 2012(04)
博士论文
[1]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研究[D]. 谢焕瑛.大连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28646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论坛.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相关研究现状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
2.2 三螺旋理论及其测度方法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国家实验室发文情况
3.2 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国家实验室协同度比较分析
3.3 基于四螺旋模型的国家实验室协同度比较分析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4.2 启示
(1)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在国家实验室协同创新中的优势。
(2)强化产业在国家实验室协同创新中的协同作用。
(3)转变科研评价机制,促进科研机构-产业开展深层次协同创新。
(4)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学术影响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研成果评价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价案例[J]. 田雅娟,杨志萍,周涛,杨琛,张丽英. 科研管理. 2016(S1)
[2]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证研究[J]. 王婉娟,危怀安. 科学学研究. 2016(03)
[3]美国国家实验室成果转化路径解析与制度保障[J]. 刘学之,马婧,彭洁,陈冬生.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11)
[4]三螺旋模型在协同创新管理中的计量方法和应用研究[J]. 许海云,齐燕,岳增慧,方曙. 情报学报. 2015 (03)
[5]从SCI论文看电力领域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状况[J]. 李旭彦,彭跃辉,徐扬. 统计与管理. 2014(12)
[6]三螺旋模型及其量化分析方法研讨[J]. 叶鹰,鲁特·莱兹多夫,武夷山. 中国软科学. 2014(11)
[7]基于互信息的官产学研三螺旋国际合作测度研究[J]. 庄涛,吴洪. 情报杂志. 2013(12)
[8]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竞争力分析研究——以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J]. 徐志玮,罗春荣,冯春华. 科技管理研究. 2013(23)
[9]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吴根,于敬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09)
[10]基于目标管理的国家实验室评价体系研究[J]. 于冰,时勘. 科技管理研究. 2012(04)
博士论文
[1]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研究[D]. 谢焕瑛.大连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28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52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