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普主体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3 09:18
本文关键词:企业科普主体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公众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公众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渴求也在逐步加强。很多运用新知识、新技术、创造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要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市场挑战,激烈竞争的大环境对企业实施科普提出了历史性的新要求。 依据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并将外部环境与传播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接受者或传播效果对传播者的反馈环节补充到5W传播模式中,可以从7个方面分析企业科普的主体作用:从传播者角度分析,企业科普活动可以满足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从传播内容角度分析,企业往往会以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生活的语言形式,缩短社会公众与科学知识或技术的距离,传导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从传播媒介角度分析,,与高校等教育机构相比,企业与传统或新兴媒体的联系更加紧密,能够有效利用自身资源和特点发挥各类媒介优势为科普服务。从接受者角度分析,企业科普对职工掌握本行业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及满足社会大众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从传播效果角度分析,企业科普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建立牢固的品牌忠诚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从传播反馈角度分析,企业科普可以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需求点,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从外部环境角度分析,企业科普可以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公益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提供机会。 通过分析39家企业的43个典型企业科普案例,我们可以分别从企业科普主体(行业特点、中外企业品牌差异)、企业科普主题内容、参与企业科普的媒体、企业科普目标受众群、企业科普的社会影响、企业科普活动周期、企业科普的外界支持这7个方面,对企业科普成功的经验和特点进行定性分析,并取得初步结论。 当前,由于企业科协疲软、企业观念陈旧、企业科普制度不够完善、外界支持不足等因素,企业科普在我国发挥主体作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4C”引导方案可以加强企业科协之间的交流,搭建企业科协的活动平台;帮助企业重新认识企业科普,丰富企业科普观念;完善企业科普有关规章制度和政策体系;增加企业科普的激励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企业 科普主体 5W传播模式 “4C”引导方案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322;F27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5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12-13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13-15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15-16
- 1.5 本章小结16-18
- 第2章 企业科普主体的概念18-26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8-19
- 2.1.1 科学素养18
- 2.1.2 科技传播与科技普及18-19
- 2.2 科普的含义19-20
- 2.2.1 科普概念的界定19
- 2.2.2 我国科普的地位和作用19-20
- 2.3 企业科普的含义20-23
- 2.3.1 企业科普主体的界定20
- 2.3.2 企业科普的内容20-21
- 2.3.3 企业科普的目的21-22
- 2.3.4 企业科普的方式22-23
- 2.3.5 企业科普的动力机制23
- 2.4 企业盈利性与科普公益性的关系23-25
- 2.4.1 企业科普的双重性23
- 2.4.2 企业科普的公益性23
- 2.4.3 企业科普的盈利性23-24
- 2.4.4 企业科普的合理性24-25
- 2.5 企业科普与企业公关的关系25
- 2.6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下企业科普主体作用26-38
- 3.1 拉斯韦尔 5W 传播模式26-27
- 3.2 企业科普的主体作用27-37
- 3.2.1 提升员工素养、塑造企业文化27-28
- 3.2.2 简化科普信息、贴近受众生活28-29
- 3.2.3 发挥新媒介优势实现个性化服务29-30
- 3.2.4 满足受众精神文化需求30-32
- 3.2.5 增强品牌竞争力、凝聚创新源动力32-33
- 3.2.6 开拓新的市场需求点33-34
- 3.2.7 满足法律环境要求、适应社会责任需要34-37
- 3.3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企业科普典型案例38-52
- 4.1 案例选取的依据38-43
- 4.2 企业科普的特点和经验43-51
- 4.2.1 传播者角度43-45
- 4.2.2 传播内容角度45-46
- 4.2.3 传播媒介角度46-47
- 4.2.4 接受者角度47-48
- 4.2.5 传播效果角度48-49
- 4.2.6 传播周期角度49-50
- 4.2.7 外部环境角度50-51
- 4.3 本章小结51-52
- 第5章 阻碍企业科普主体作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52-64
- 5.1 影响企业科普在我国发展的问题和困难52-54
- 5.1.1 企业科协作用不够52
- 5.1.2 科普观念陈旧滞后52-53
- 5.1.3 制度体系有待完善53
- 5.1.4 软、硬件支持不足53-54
- 5.2 企业科普在我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54-55
- 5.3 改善企业科普主体作用的对策建议55-61
- 5.3.1 搭建科协活动平台57
- 5.3.2 丰富企业科普观念57-60
- 5.3.3 完善科普制度体系60
- 5.3.4 增加激励保障措施60-61
- 5.4 本章小结61-64
-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70
- 附录A70-74
- 附录B74-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2-84
- 致谢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杰全;科技公共传播的传播主体及其参与动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蒋恩尧,郝增亮;对知识营销理论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0年01期
3 朱箐兰;;新媒介广告与科技传播[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刘长波;;企业开展科普的动力机制[J];安徽科技;2009年08期
5 余小阳;知识型企业的知识营销[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3期
6 章荣华;科普是企业的一种战略资源[J];上海轻工业;2004年03期
7 赵立新;;企业科普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定位[J];决策咨询通讯;2003年02期
8 生奇志;现代媒体推动科技传播[J];科技成果纵横;2004年06期
9 许金立;张明玉;邬文兵;;企业参与科普的动因分析及引导措施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9年03期
10 傅建球;潜伟;;科普营销论[J];科普研究;2008年05期
本文关键词:企业科普主体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62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