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科技传播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16:11

  本文关键词:科技传播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科学的深入理解是正确认识和分析科技传播系统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对人类认识科学系统的历史考察,深入地分析科学的系统本质,并从多种角度划分了科学系统的层次。接着,本文在考察和分析中外学术界对科技传播各种理解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科技传播的内涵及其与部分相关概念的关系。 科技传播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本文应用系统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手段,对科技传播系统进行了深入剖析,探讨了科技传播系统各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的内涵,分析了科技传播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其运行模式。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从多角度、多层面重点考察了我国科技传播系统的现状与问题。首先,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较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其次,科技传播渠道不畅通,存在诸多问题。再次,我国科技传播的观念和内容陈旧,形式较为单一,传播主体素质较低。最后,科技传播环境不适于科技传播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科技传播系统的功能和我国科技传播系统现状决定了加强科技传播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传播系统,首先要对科技传播系统科学定位。其次,应加强科技传播系统的环境建设,尤其是政治制度和文化环境的建设。再次,通过教育改革步伐加快、提高科技传播队伍的素质、加强传播技术体系建设以及充分利用各种电子传媒等措施,积极疏通传播渠道。最后,充分发挥科技传播各主体的作用,积极转换科技传播观念,大力调整科技传播内容和形式,以高品质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吸引人,引导人,教育人,实现高效传播。
【关键词】:科技传播系统 现状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301
【目录】:
  • 前 言8-9
  • 第一章 科技传播的界定9-19
  • 1.1 传播的含义9-10
  • 1.1.1 传播9
  • 1.1.2 传播与其相近概念的关系9-10
  • 1.2 科学概述10-12
  • 1.2.1 历史上关于科学的各种认识10-12
  • 1.2.2 对科学的系统认识12
  • 1.3 科技传播的界定12-19
  • 1.3.1 对科技传播的不同理解12-14
  • 1.3.2 科技传播的界定14-19
  • 第二章 科技传播系统及其结构与一般模式19-31
  • 2.1 系统与科技传播系统概述19-21
  • 2.1.1 系统及其特征19-21
  • 2.1.2 科技传播系统概述21
  • 2.2 科技传播系统的要素21-23
  • 2.2.1 传播者21-22
  • 2.2.2 传播内容22
  • 2.2.3 传播媒介22-23
  • 2.2.4 受传者23
  • 2.3 科技传播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其特性23-31
  • 2.3.1 科技传播系统的层次结构23-25
  • 2.3.2 科技传播的一般模式25-29
  • 2.3.3 科技传播的类型和特性29-31
  • 第三章 我国科技传播系统的现状31-41
  • 3.1 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31-33
  • 3.1.1 公众科学素养的内涵31-32
  • 3.1.2 我国的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32-33
  • 3.2 科技传播渠道的现状33-37
  • 3.2.1 杂志、报纸、图书状况33-35
  • 3.2.2 影视科技传播的现状35
  • 3.2.3 科普场馆与设施状况35-36
  • 3.2.4 网络科技传播状况36-37
  • 3.2.5 学校科技传播的现状37
  • 3.3 科技传播的内容与形式状况37-38
  • 3.3.1 科技传播内容的情况37
  • 3.3.2 科技传播形式的现状37-38
  • 3.4 科技传播活动的主体情况38-40
  • 3.4.1 国家政府机构38-39
  • 3.4.2 媒体39
  • 3.4.3 企业39-40
  • 3.4.4 社会公众与社会组织40
  • 3.5 现状小结40-41
  • 第四章 加强我国科技传播系统建设的对策分析41-52
  • 4.1 我国科技传播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定位41-43
  • 4.1.1 必须大力加强科技传播系统建设41-42
  • 4.1.2 科技传播系统的建设定位42-43
  • 4.2 我国科技传播系统的环境建设43-46
  • 4.2.1 政策制度体系建设43-44
  • 4.2.2 文化体系建设44-46
  • 4.3 我国科技传播系统的渠道建设46-49
  • 4.3.1 加强传播技术体系建设46
  • 4.3.2 加强科普场馆建设46-47
  • 4.3.3 充分利用各种电子传媒(广播、电视和因特网)47-48
  • 4.3.4 科普创作及其队伍建设48
  • 4.3.5 加强教育改革48-49
  • 4.4 我国科技传播系统的观念与内容建设49-52
  • 4.4.1 转变科技传播观念49-50
  • 4.4.2 调整科技传播内容的比重50-51
  • 4.4.3 科技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51-52
  • 参考文献52-55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55-56
  • 致谢56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保章;我国科技传播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与调控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魏;城市社区科学传播系统模式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2 彭伏吾;农村科普对策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3 王敏;风险社会中的科技传播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岩;我国科技馆功能实现探析[D];东北大学;2008年

5 马昕茹;科技传播对科技决策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科技传播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1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441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9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